大腸癌現在已經成爲比較常見的病,然而特別是現代都市人患病率已經高於農村。爲什麼這樣說呢?對此,專家指出,因爲現在都市人的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工作習慣是導致癌症高發與年輕化趨勢的主要誘因。
受西方元素影響,城市市民逐漸接受了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西式飲食,而此類食物含大量飽和脂肪酸,易導致大腸菌羣組成紊亂,促使致癌物生成和發展。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多肉少菜的飲食比例也相應增加,大腸癌患病率當然隨之“水漲船高”。
如同生活垃圾在桶裏放久了,垃圾桶會隨着垃圾一起腐爛一樣。大便就是人體的“垃圾”,如果不能每天清除,較長時間累積在腸道的話,糞便內的有害物質就很容易對腸黏膜造成傷害,從而誘發癌變。另外,不少年輕人士平時工作緊張、菸酒過度致使身體抵抗力降低,一旦受到癌症“侵襲”便招架不住,早早敗下陣來。
防微杜漸,如何預防大腸癌
在近期舉辦的“對話希望——聚焦中國大腸癌防治”研討會上,中國抗癌協會的副部長呼籲:在我國,早期腸癌的臨牀診斷率始終徘徊在10%-15%。事實上,大腸癌如能早期發現和治療,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90%-95%。因此,開展大腸癌的早查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通常來說,早期大腸癌症狀非常隱匿,如果腹部右側出現癌變,一般感覺不到特別症狀。而如果腹部左側出現癌變的話,症狀之一就是便祕加重。不過不少人卻對便祕不以爲然,不少臨牀醫師也容易將腹痛、腹瀉、便血等誤診爲痔瘡、菌痢或腸炎。
因此,我們必須學會一些健康自測的方法,懂得“監控”自己,避免漠視或擴大病情。如果平時大便等各方面都很正常,突然出現腹瀉或便祕,並且持續腹痛、大便變細、便中帶血或鼻涕狀粘液,就應該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雖然隨着大腸癌疾病知識的普及,不少人已經瞭解到它的危害,但仍有許多市民不知道如何調理飲食,避免病從口入。對此,專家特別提醒大家,預防大腸癌要調整飲食結構,食譜要寬泛一些,最好能迴歸傳統飲食習慣,比如多進食米、面、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過多的豬、牛、羊肉。最新的研究表明,適當服用一定量的維生素D和鈣,對預防大腸癌也有積極的作用。同時,每天要堅持體育鍛煉,以增強機體免疫力。
大腸癌患者治療後的飲食調理與複查
大腸癌的發生與長期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等因素有關,治療後的飲食護理對患者早日康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結腸癌術後的病人飲食要以稀軟開始,到身體逐步適應後,再增加其它飲食。
2、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食物。每天都要有穀類、瘦肉、魚、蛋、乳、各類蔬菜及豆製品,每一種的量都不要過多,這樣才能補充體內所需的各種營養。
3、應注意不要吃過多的油脂。脂肪總量佔總熱能30%以下,動、植物油比例要適當。
4、應注意多吃些含各種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蘆筍、芹菜、韭菜、白菜、蘿蔔等綠葉蔬菜可刺激腸蠕動,增加排便次數,從糞便當中帶走致癌及有毒物質。這樣,既可以預防便祕,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瀉,並能保證每日的規律排便。
5、大腸癌術後患者宜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如蘋果、橘子、玉米、魚、精肉等。腸癌病人禁忌辛辣食物,辣椒、胡椒等食物對腸道有刺激作用,應當忌食。
6、患者出院後要保持生活飲食規律,平時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煎炸、醃製食物,禁忌菸酒,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7、術後定期複查極爲重要,不但可及時發現任何早期複發性病變,還可發現一些良性的腺瘤,及時摘除,防止惡變。因此,要求患者在術後2年內每3個月進行一次複查,2年後每6個月進行一次複查,5年後每年複查一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