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慌張‧積極配合治療


  發生早期破水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來說,發生週數與處理方式、寶寶的預後有着很大關聯。一旦發生早期破水,準媽媽切記不用太慌張,只要耐心配合醫護治療,就算寶寶不小心太早來到人世,也會受到最完善的照顧。


  文╱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建玫 執行╱吳佩儒


  基礎篇~早期破水的影響

  早期破水的定義

  簡單來說,破水就是指羊膜破裂造成羊水流出。早期破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PROM)的定義,是指孕婦進入生產規則陣痛前1小時,羊膜已自然破裂而導致羊水流出,發生機率約爲10%。
早產之早期破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PPROM)的定義則是妊娠小於37周(未足月),羊膜已自然破裂而導致羊水流出,發生機率約爲2%?6%。


  致病原因尚未有定論

  造成早期破水的確實致病原因在目前仍未有定論,一般來說,感染是最主要的因素,常見的是乙形鏈球菌β-streptococcus(GBS)與細菌性陰道炎所引起,如果產道內有細菌感染,就會導致早期子宮收縮及破水。此外,細菌產生之發炎反應物,也容易造成羊膜組織破壞而早期破水。

  至於其他常見的致病因素,則包括了羊水過多、多胎妊娠、羊膜腔穿刺、子宮閉鎖不全、先天性結締組織異常等。


  母親與胎兒都有危險

  早期破水發生後,母親有感染的可能,在24小時內的感染率爲3.5%、24?48小時爲10%、超過72小時後,感染率則會大增至40%。另外,胎兒有可能發生早產、感染、呼吸窘迫症(由於羊水過少使肺部處於壓迫狀態,無法擴張,造成肺部擴張不全)、缺氧、臍帶脫出、胎盤剝離等併發症;嚴重的還會造成胎兒壓迫,亦即胎兒四肢受壓迫而無法伸展,進而產生變形。

  危機四伏的細菌感染

  羊水流出代表保護膜破裂,子宮有可能受到細菌感染,發生羊膜絨毛膜發炎。臨牀上若發現母體有發燒、母親及胎兒心跳持續變快、子宮壓痛、子宮強力收縮、陰道分泌惡臭物,或是白血球數增加、發炎指數上升,則極有可能是合併了羊膜絨毛膜發炎,必須進一步靠羊水細菌培養來確定診斷。
由於子宮發炎對催生引產常無反應,且對母體及新生兒預後極差,因此若有發炎跡象時,儘可能使用抗生素治療,並於短時間內將胎兒娩出,必要時會採取剖腹生產的方式。


  進階篇~早期破水的處理

  分辨早期破水有其難度

  破水有時與分泌物或尿液很難區分,甚至當積在子宮頸內的分泌物因子宮口開了而突然流出,或是外層胎膜破裂造成積液外流等情形,也都很像是破水,因此,若要孕婦自己確認是否破水其實有些困難,如果真的不確定,最好到婦產科進行檢查。一般來說,如果孕婦覺得突然有一股清澈液體自陰道流出,但很明顯不是在解尿,並且可能持續大量流出羊水或斷斷續續有少量分泌物,就有可能是破水,最好立即就診檢查。
目前確認是否破水的檢查方法,是以鴨嘴檢查是否有羊水自子宮頸口流出,或是以石蕊試紙檢查,正常孕婦陰道的酸鹼值是pH 4.5?5.5(偏酸性),但羊水的酸鹼值是pH 7?7.5(偏鹼性),因此,當石蕊試紙碰到羊水時,會由粉紅色變爲藍綠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