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郭鳳嵐(化名)最近被一種怪病折磨得痛不欲生:她的外陰出奇地瘙癢。開始時還能忍耐,但瘙癢越來越厲害,尤其在工作時間,那種鑽心的癢,使她不得不放下手頭的工作,去衛生間搔抓一把。仔細觀察後,她發現自己兩側外陰皮膚呈粉紅色,像充了血一般。一段時間後,她又發現外陰開始像橡皮擦一樣厚實,觸摸起來硬硬的,像皮革,而且顏色變成暗紅色。因爲顧及面子,郭鳳嵐沒去醫院接受正規檢查和治療,自己吃了一些消炎藥,但過了好些日子也不見好轉。於是,憂心忡忡的她終於鼓起勇氣出現在醫生面前。


  醫生診斷,郭鳳嵐患的是“外陰鱗狀上皮增生”。這類病變在中年女性中並不少見。雖然外陰鱗狀上皮增生發生癌變的概率很低,大約只有5%,但如果患者不及時治療,又經常搔抓,引起外陰表皮破損、潰瘍,一旦潰瘍長期不愈,特別是出現結節隆起時,還是有癌變可能的。


  患上外陰癌的因素有哪些


  像案例中的郭鳳嵐女士一樣,外陰瘙癢,長期抓繞的話,會惹上外陰癌。但生活中的外陰癌誘因可不是這麼單一的,女性朋友得看清楚了。


  1.外陰上皮營養障礙合並上皮結構不良;或外陰白斑被認爲是癌前病變,其中部分可以發展成癌。


  2.部分婦女外陰衛生不良,或洗滌不當,以致脣間垢長期存積,可能成爲致癌的一種慢性刺激。


  3.某些內科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常合併外陰癌。


  4.過早絕經,據統計外陰癌患者比一般婦女絕經早3—5年。


  5.患者常同時併發其它器官癌,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考慮與女性內分泌失調有關。


  你是外陰癌高發人羣嗎?


  外陰惡性腫瘤約佔女性生殖器腫瘤的4%,在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中佔第四位,主要症狀是外陰部有結節和腫塊,常伴有疼痛或瘙癢史。那麼,你是外陰癌高發人羣嗎?


  1.多見於60歲以上的女性。


  2.長期不重視外陰清潔者。


  3.外陰長期受乳頭瘤、尖銳溼疣、慢性潰瘍等刺激者。


  4.外陰癌——多發於少清洗外陰者


  你知道如何預防外陰癌嗎


  1.注意外陰部清潔衛生,每日用水清洗外陰部。出現外陰部搔癢時應積極治療。外陰癌的治療,但禁用任何刺激性藥物或溶液擦洗。


  2.外陰出現結節、潰瘍或白色病變時,應及時就醫並作活檢。病檢有不典型增生者,可行激光、冷凍及外陰局部切除術。術後除將切除標本送病檢外,還需嚴密隨訪。


  溫馨提醒:外陰癌並不像普通的婦科疾病易於治療,雖然臨牀上有不少患者最終也是可以治癒,但是還要承擔復發的風險,對生活質量也造成了影響。假如患者能掌握預防方法則對疾病的恢復有好的幫助作用,在治療時也顯得輕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