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廣大網友帶來的文章是關於呼吸內科相關的常見疾病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您解決所遇到的健康方面問題、能夠有所收穫,那就是對公益健康知識網站長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祝您身體健康!

 

大腸埃希桿菌肺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大腸埃希桿菌肺炎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與其他細菌肺炎的鑑別診斷主要依靠病原學的確立,有時單靠臨牀表現鑑別較困難。

(一)治療

大腸埃希桿菌肺炎的治療的基本原則是積極處理基礎疾病的同時選用合適的抗生素,同時及時處理併發症。

1.一般治療 止咳、祛痰、止痛、止血,適量補充液體。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注意保暖,保證休息,進食足夠營養和易消化的食物。缺氧時給予氧療。積極處理原發病和基礎疾病。

2.抗感染治療 可根據病情輕重不同,選用不同藥物和制訂治療方案。同時,不同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治療條件、病原體、抗生素供應和耐藥情況等不完全相同,故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適當藥物,合理用藥。臨牀上可分爲經驗治療和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針對性治療。

(1)β-內醯胺類:頭孢菌素或廣譜青黴素聯合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是治療大腸埃希桿菌肺炎的常用治療方案。頭孢菌素國內曾以第一代的頭孢唑林、頭孢拉定及第二代的頭孢呋辛應用較多,但近年來耐藥比例迅速增加。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噻肟(2~12g/d)、頭孢哌酮(2~8g/d)、頭孢他啶(2~6g/d)等,作爲經驗性治療對重症感染、難治性感染等頗有價值。可單用或與其他藥物合用。青黴素中的氨苄西林臨牀應用較早,但目前大腸埃希桿菌對此藥耐藥率很高,治療效果不理想大腸埃希桿菌肺炎的症狀,新一代的廣譜青黴素如哌拉西林以及與酶抑制劑的混合的複合製劑如氨苄西林 舒巴坦鈉(6~12g/d)、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5g/d)等對大腸埃希桿菌及其他革蘭陰性桿菌有較好的殺菌作用,值得臨牀應用。對院內獲得性難治性感染亦可採用亞胺培南(1.5~4g/d)及氨曲南(1.5~6g/d)。

(2)氨基糖苷類:慶大黴素[3~5mg/(kg·d)]、妥布黴素[3~5mg/(kg·d)]、阿米卡星[15mg/(kg·d)]及奈替米星[4~6mg/(kg·d)]等均可用於大腸埃希桿菌肺炎的治療,尤其是後兩者,臨牀耐藥率較低且毒副作用較少,經驗用藥時可作首選聯合用藥之一,主張每天1次用藥,老年人減量。

(3)喹諾酮類:環丙沙星(0.2~0.4g/d)、氧氟沙星(0.2~0.4g/d)、左氧氟沙星(0.2~0.4g/d)、司氟沙星(司帕沙星)(0.2g/d)等對大腸埃希桿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對醫院內獲得性或耐藥菌引起的大腸埃希桿菌肺炎也是比較理想的選用藥物,但近年來耐藥比例有所增加大腸埃希桿菌肺炎的症狀,

在給予抗生素治療前儘早取得合格的標本進行病原學培養,培養出大腸埃希桿菌後應及時行體外藥物敏感試驗,如有可能應儘可能行β-內醯胺酶及超廣譜β-內醯胺酶(ESBIs)的檢測,根據藥敏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但應注意對ESBIs陽性的大腸埃希桿菌,由於存在接種物效應(inoculum effect),即使體外藥物敏感試驗對某些β-內醯胺類抗生素敏感,但在體內應用時並不能取得預期的療效,根據NCCLS1997年標準,只要確認爲產ESBLs菌,則應認爲其在臨牀上對所有頭孢菌素類和氨曲南耐藥,應儘量避免單用此類抗生素治療。而且往往同時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及喹諾酮類抗生素同時耐藥,此時可據藥敏選用亞胺培南或含β-內醯胺酶抑制劑的第三代頭孢菌素、頭黴烯類、阿米卡星及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必要時聯合用藥,抗生素的應用療程爲10~14天。

對發生肺膿腫、胸腔積液或膿胸的患者應加大抗生素的劑量和療程,膿胸形成者應進行引流,抗生素胸腔內注射,防胸膜增厚及粘連。併發休克、心肺功能不全者,應給予相應處理,必要時給予機械通氣治療等,並加強護理,有條件者可住入呼吸監護病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