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廣大網友帶來的文章是關於呼吸內科相關的常見疾病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您解決所遇到的健康方面問題、能夠有所收穫,那就是對公益健康知識網站長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祝您身體健康!
新生兒肺炎應該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
1.血象 周圍血白細胞可<5×109/L或>20×109/L,也可在正常範圍。
2.熒光抗體和血清抗體檢查 IgG、IgM增高,臍血IgM>200~300mg/L,或特異性IgM增高對宮內感染診斷有意義。
3.病原學診斷 應依據鼻咽部分泌物細菌培養、病毒分離、進行診斷。生後立即進行胃液塗片查找白細胞與抗原,或取血樣、咽部分泌物、氣管分泌物等進行塗片、培養、對流免疫電泳等檢測,有助於病原學診斷。
【輔助檢查】
X線胸片檢查所見及意義:
1.間質性肺炎 宮內病毒感染者,X線胸片表現爲間質性肺炎改變。
2.支氣管肺炎 通過羊水感染者,X線胸片可見兩側肺紋理增粗,多顯示支氣管肺炎改變。出生後感染性肺炎X線胸片常顯示瀰漫性、深淺不一的模糊影,也可表現爲兩肺廣泛點狀或大小不一的浸潤影。偶見大葉實變影。
3.併發症 常見肺氣腫,胎糞吸入者往往有明顯阻塞性肺氣腫、肺不張和兩肺不規則斑片或粗大結節陰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常伴膿胸、膿氣胸或肺大皰。
1.定期做產前檢查 羊水或胎糞吸入性肺炎,預防的關鍵是防止胎兒發生宮內缺氧。母親在懷孕期間定期做產前檢查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懷孕末期,可以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缺氧的問題,採取相應的監護和治療措施,以儘量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及減輕疾病的嚴重程度。
2.預防感染
(1)出生前:母親孕期應預防感染。做好孕期保健,保持生活環境的清潔衛生、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2)出生後:生活空間要潔淨舒適,衣被、尿布應柔軟、乾淨,哺乳用具應消毒。父母和護理人員應注意衛生,注意洗手。避免接觸感冒患者,若母親感冒,應戴口罩餵奶。發現孩子有臍炎或皮膚感染等情況時,立即治療,防止病菌擴散。
新生兒肺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1.吸入性肺炎 多因吸入胎糞、羊水、乳汁等引起,也可因吞嚥反射不成熟、吞嚥動作不協調、食管反流或齶裂等因素引起乳汁或分泌物吸入而引起。早產兒及顱腦及患病兒因吞嚥功能不協調,反射差或缺如,易發生嘔吐物、乳汁吸入性肺炎。
2.感染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分爲宮內、產時感染和生後感染新生兒肺炎的症狀,治療,預防,檢查。
(1)產前、產時感染性肺炎:如爲胎兒在宮內感染,多爲母親有感染,通過血行傳播所致。產時感染性肺炎多與產科因素有關。
①產前感染:母孕期受病毒(如鉅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風疹病毒等)、細菌、原蟲(如弓形體病)、衣原體和支原體等感染,病原體經血行通過胎盤和羊膜侵襲胎兒。
②產時感染:胎膜早破超過6h,羊水可能被污染,若胎膜早破超過24h以上,發生感染的可能達30%,或羊膜絨毛膜炎時,產道內細菌如大腸埃希桿菌、克雷白桿菌、李斯特菌、B族鏈球菌等,上行導致感染,或胎兒在宮內吸入污染羊水而致病。另外,急產、滯產或產道未徹底消毒等情況,胎兒在分娩過程中吸入產道內污染的分泌物而發生肺炎。
(2)出生後感染性肺炎:
①呼吸道途徑:接觸新生兒者如患呼吸道感染,其病原體可經飛沫由嬰兒上呼吸道向下傳播至肺;也可因嬰兒抵抗力下降時(如受涼等),其上呼吸道感染下行引起肺炎。
②血行傳播感染:患臍炎、皮膚感染、敗血症時,病原體經血行傳播至肺而引起肺炎。病原體以B組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桿菌及鉅細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