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冠心病患者聽說過冠心病介入治療,但卻對比並不瞭解。什麼是冠心病介入治療,要注意哪些問題?專家爲大家介紹冠心病介入治療。
一、冠心病介入治療的主要方法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不需要進行全身麻醉或開胸手術,其優點就是療效明顯、創傷小。
冠心病介入治療時,醫生用導管插入冠心病患者的股動脈或橈動脈(胳膊處或腿處),在導絲的引導下穿過動脈,並定位在發生阻塞或狹窄的冠狀動脈處,然後就能進行治療了。介入治療的目的就是使血管管腔恢復,血液暢通起來。最常見的是以下兩種方法:
1)球囊擴張術
這是指,醫生將球囊送到冠脈病變狹窄處,用壓力泵加壓,使得球囊膨脹,擠壓狹窄的版塊,使管腔擴大,從而使血流通暢。
2)支架置入術
這是指,在球囊擴張後,將支架送至血管病變的地方,避免動脈回縮,保持管腔暢通,從而增加血液供應。
此術乃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最常用的方法。
二、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兩大常見誤區
1)拖延治療
總有些病人諱疾忌醫,不願意做手術,導致心臟長期缺血,心功能不全,措施最佳治療時機。
2)介入治療後放任生活
認爲做了介入治療後,就是無病一身輕,於是又抽菸喝酒,高脂生活又開始了,最終導致冠心病復發。
三、冠心病介入治療疼痛嗎?有不適感嗎?
一般說來,介入治療穿刺時會感到疼痛、酸脹感和麻木感,但是都不劇烈,完全可以忍受。
在球囊擴張或支架撐開時,因短暫阻斷血流,少數病人會感到輕微的胸脹、胸悶或疼痛,但持續時間很短,在球囊變小後,這些不適感都會消退。
少數情況下,放置支架擠壓分支小血管,或者放完支架後血流會緩慢,冠心病患者的胸悶和胸痛會稍微持久些。對此情況,醫生會進行相應治療,因此病人無需擔心。
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如果病人感到任何不適,都應立即告訴醫生,以便得到相應的調整和治療。
四、冠心病介入治療後的注意事項
冠心病介入治療後24小時內,病患若出現不適,要立即與醫護人員溝通。
1)穿刺部位問題
①發現穿刺部位輕微疼痛
這沒有關係,無需緊張。
②介入穿刺部位出現皮下瘀斑或硬結
如果冠心病患者感到穿刺處硬結突然增大、壓之疼痛明顯,則需立即通知醫生,重新壓迫包紮止血,再平臥12-24小時,必要時還需停用部分抗凝藥。
2)感到胸部的不是
除了心肌缺血需要繼續觀察外,大多數症狀會自行緩解。
3)介入治療後,出現腹脹、腰痛、噁心嘔吐、排尿困難、失眠等症狀
可能與活動受限,使用造影劑有關,經過處理,1-3天可緩解。
4)出血
冠心病介入治療後,對於不明原因的出汗、乏力、心慌、面色蒼白、心率增快、血壓降低等,都應考慮出血的可能,應立即通知一聲。
如果之前有消化道潰瘍的歷史,則應在冠心病介入治療前告知醫師,便於醫生調整藥物劑量和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