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老人都說:“經期最好不要洗澡。”對於這樣的忠告,有的人接受,有的人嗤之以鼻。那經期洗澡究竟好還是不好?答案當然是好。洗澡有助身體血液流通,對於緩解月經不適感很有效,另外,經期陰部細菌原本就比平時繁殖快,若不注意及時清潔,身上汗水和經血混合,不僅不衛生,還容易引發許多疾病。

  不過,老人們對經期洗澡的避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他們所針對的,其實是傳統的盆浴。經期需要保持身體衛生,但對於盆浴,一定要儘量避免。因爲子宮的宮腔、宮頸、陰道在月經期都經過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創傷洗禮,以致生殖道局部的保護性屏障暫時遭到破壞,如果此時進行盆浴,污水中的細菌會隨陰道上行至宮腔而引起感染,嚴重時會引起各種子宮疾病,所以盆浴絕對是不可取的。

  所以,經期最好的洗澡方式是淋浴。如果出差在外,沒有條件進行淋浴,可以採用擦浴,但必須得保證有專用毛巾和專用浴盆。此外,淋浴還應注意以下細節:

  1.月經期間洗澡應注意保暖,切忌洗冷水澡。近年來流行冷水洗澡養生的理論,於是許多女性也加入冷水洗澡的行列,並且一年四季堅持不斷。殊不知,女性身體機能不同於男性,洗冷水澡對女性來說可謂致命的傷害!

  如果經期用冷水洗澡,會讓子宮和盆腔內的血管過度收縮引起痛經、月經過少或停經,許多細菌也會進入陰道引發陰道炎,嚴重的會導致不孕不育。因此,女性應堅持在經期不要用冷水洗澡。除了經期,平常季節女性也應避免用冷水洗澡,否則易導致女性後揹着涼,從而引發一系列症狀,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神經緊張等,不僅不能幫助洗去一天工作中的疲勞,還易引起感冒。

  2.寒冬時節,別保暖過頭。冬天洗個美美的熱水澡是件愜意的事情,可如果水溫過高,不僅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的乾燥程度,而且因爲全身皮膚血管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膚,令心臟超負荷運動,以致出現缺氧。同時,高溫清潔陰部,會破壞陰部酸鹼平衡,爲細菌進入陰道製造機會,引起或加重陰部的瘙癢感。

  洗澡最適合的水溫是:平常季節控制在24℃~29℃,冬天時控制在37℃~42℃,也就是比人體體溫高3℃左右。而且,冬天洗澡應從腳部開始洗,因爲冬天皮膚溫度比洗澡水溫度低,讓有“第二心臟”之稱的腳部先感應水溫,可減少水溫對心髒的衝擊力。另外,洗澡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以免過分沖洗帶走身上的油脂引起皮膚瘙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