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的飲食習慣易患大腸癌


  白領人羣的飲食偏精細,習慣於“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加上運動量不足,肥胖的人漸漸增多。長期過多攝入高脂肪還會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對腸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損害,久而久之就容易誘發大腸癌。


  大腸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自大腸粘膜上皮起源的惡性腫瘤稱爲大腸癌。大腸癌的症狀常見血便或粘液膿血便,大便形狀或習慣發生改變,腹痛,腹部包塊等。我國大腸癌每年的新發病數平均以3%-4%的速度增長。


  大腸癌的發病原因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油炸、煎烤食品及醃製品中含有致癌物,某些微量元素缺乏,也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長期過量飲酒、吸菸以及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壓力過大、運動量過少,都直接導致大腸癌在年輕人中的高發。


  結直腸癌主要來源於肥胖因素,高脂肪飲食和纖維素攝取過少,都可能導致結直腸癌症的發生。專家分析說,近幾年,腸癌發病的一個明顯趨勢是,運動少、生活條件好、經常坐着不動的人羣成爲高危羣體,其中白領佔到這一羣體的很大比例。


  一般來說,早期大腸癌並沒有什麼特別症狀,可能出現的臨牀表現大致包括大便帶血、便後滴血流血、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變細、下腹不適、貧血等。如發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做正規檢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