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筆者去醫院參加一個關於婦科腫瘤的健康講座。以往,醫院開設各種健康講座,參與的多是老人家,但這次卻顯然不同,從18歲的女孩子到70歲的老婆婆,幾乎每個年齡層的女性都沒有缺席。


  的確,什麼年齡段的女性都可能遭遇不同婦科腫瘤的襲擊,在隨堂發下的一張教育資料卡片上,便列舉了女人罹患腫瘤的“年齡譜”。


  隨堂資料:婦科腫瘤年齡譜


  青春期(13~18歲) 以卵巢腫瘤多見,所幸這個時期的腫瘤多數是良性的。


  生育期(18~45歲) 此階段,性生活、孕產等使內生殖器和外界有更多溝通的機會,外界感染因素隨時進入,婦科炎症多發。腫瘤方面,與內分泌調節、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發病率明顯上升;與妊娠有關的腫瘤,如葡萄胎等也可能出現。近年,宮頸癌這個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地位舉足輕重的“紅顏殺手”,在這個年齡段的發病率也有上升趨勢。


  更年期(45~60歲) 卵巢功能逐漸衰退,是惡性腫瘤的高發期。如宮頸癌的高發年齡爲45~49歲,子宮內膜癌的高發年齡爲50~64歲,卵巢癌則爲50~60歲。內分泌系統紊亂的更年期,也是婦科腫瘤肆虐之時。


  要說明的是,年齡譜雖然反映了不同婦科腫瘤在各個年齡段多發的情況,但並不是絕對的。事實上,由於近年生活方式的改變,宮頸癌等的發病年齡已經出現較爲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女人怎麼那麼多事?”


  所謂“三個女人一臺戲”,這話不假,講座還沒開始,現場就已經熱鬧非凡,上演了許多臺戲。


  “你說女人怎麼那麼多事,懷孕、生子已經夠戧了。現在,是切了上面切下面!”這句話引起一陣笑聲。


  原來,這位48歲的王女士,8年前患了乳腺癌,切了左側乳房,手術還順利,幾年來一直定期複查都無異常。這段時間,總在同房後出血,原來還以爲是更年期,會有些不正常的情況發生,一檢查,卻是宮頸癌。這次就是來住院動手術的。


  現在的女人爲何越來越多“事”,而且越來越多“大事”?


  情感小說經常有這麼一句話:女人是一種荷爾蒙動物。荷爾蒙指激素,這句話是說女人情緒多變,就像其機體分泌調節下激素的變化一樣高低莫測。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持,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工作、性行爲習慣及孕育方式)的改變,已悄悄地使人的荷爾蒙如失控般波動,婦科腫瘤便因此悄悄來襲。


  隨堂資料:生活習慣,婦科腫瘤的“幫兇”


  性生活習慣 性生活過早、性伴侶多等是宮頸癌發病的重要因素。


  不良生活習慣 吸菸、熬夜、“黑白顛倒”的生活、高脂高熱量飲食,有這些習慣的女性,患子宮肌瘤、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的概率,比生活作息規律的女性明顯增加。


  用藥習慣 不經醫生指導,自行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補品及一些美容美膚用品,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體內雌激素水平。而長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是誘發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原因之一。


  孕育 “丁克”觀念、產後不哺乳、人工流產的女性有增加趨勢,殊不知,一次完整、正常的孕育過程,對女性而言,是一次激素大調節。


  課堂答疑時間


  講座進行過程中,主講醫生每講一個知識點、一張圖片,都不斷有人發問。在場的女性似乎這時才知道自己的身體有那麼多的祕密,才知道自己不甚留意的生活竟存在那麼多的威脅,也才知道患了腫瘤並不等於判了死刑。


  也許大家都是女性,沒有了顧忌,七嘴八舌地提問,主講醫生索性拋開講義,就現場的“一臺臺戲”進行一一答疑。  


  宮頸癌是丈夫傳染的?


當講到宮頸癌的危險因素——多個性伴侶或者丈夫有多個性伴侶時,王女士發問了:“我和愛人都是老實人,難道他也會騙我?”全場又一陣笑,有不少女性開始附和這個問題:“腫瘤是他傳染的?”


  這個問題,也是許許多多女性病人感到疑惑的。宮頸癌的危險因素包括早產、多產、性伴侶過多等,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已被證實的因素,而這個病毒便是通過性生活引起的。也就是說,性生活傳染的是HPV,而不是腫瘤。


  從感染HPV,到最後發展成爲宮頸癌,這段時間大概爲十年甚至更長。所以,並不是感染了HPV,就等於患上宮頸癌。據統計,20%的女性都感染過HPV,但大多數感染是一過性的,既不引起臨牀症狀,也不引起病變。即使不治療,機體的免疫系統也會將其清除,這是感染HPV最常見的結局。


  對於HPV感染,需要治療的是感染引起的病變:尖銳溼疣、宮頸上皮瘤變、宮頸癌等,而不是病毒本身。


  既然宮頸癌和HPV感染密切相關,就像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的一樣,是否有疫苗可以預防呢?目前針對該病毒的疫苗已經問世。(具體內容介紹詳見本刊2008年第1期文章《宮頸癌,唯一有了疫苗的癌症》)  


  隨堂資料:HPV爲何物


  HPV有許多個亞型,目前發現有100多個,其中30多個與生殖道感染有關,20餘個與宮頸腫瘤有關。根據其致病可能性的大小,分爲高危型和低危型。超過2/3的宮頸癌病例,可以歸咎於兩種亞型的HPV感染:16型和18型。


  大約90%的女性感染該病毒後,在8個月左右的時間能夠自行清除,當然,還有約10%的女性可能持續陽性。


  持續陽性,表明是高危人羣,不是意味着要馬上治療,而是要繼續檢查,如細胞學檢查。細胞學檢查正常者,一般屬於潛伏感染,大多數也會自然轉陰,當然要注意複查;細胞學異常者,則已經屬於亞臨牀感染。


  卵巢腫瘤,是否一定要斬草除根?


  沒有卵巢,我還怎麼成爲女人?


  24歲的小麥,尚未結婚,卵巢出現了囊性腫塊,雖然檢查證實是良性的,但還是免不了挨一刀。“卵巢動了手術,感覺自己作爲女人已經有了缺陷。”


  卵巢良性腫瘤,卵巢組織並沒有完全破壞的,並且是年輕女性,一般都施行剔除術,極少完全切除。婦產科醫生常說,愛護卵巢就像愛護眼睛,不會因有點小毛病就把眼睛挖掉,卵巢也是如此。良性的腫瘤,把瘤子切掉即可,正常的卵巢組織仍然留着。


  當然,卵巢惡性腫瘤,卻是“保命爲主”。現在激素替代治療對某些婦科惡性腫瘤已不再是禁忌,切除了卵巢,仍可以做回女人。


  切除了子宮,會很快衰老嗎?


  切除了子宮,意味着性生活終止?


  正在等待宮頸癌手術的王女士,也趁這個機會瞭解子宮切除手術的情況。


  子宮切除會破壞絕經前子宮與卵巢之間的血流溝通,可能使卵巢功能有所衰退。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所以保留卵巢切除子宮,對身體的影響並不是很明顯。


  子宮切除術後,應禁止性生活3個月。同時,由於可能出現切除殘端炎性肉芽、陰道縮短、雌激素水平下降及擔心疼痛等,或許會影響性生活,但這只是意味着雙方需要更加互相理解,丈夫對妻子要更加小心呵護。手術並不葬送“性”福,一段時間後,性生活完全可恢復正常。而年輕女性如果病情許可,行子宮次全切術,這既保留了子宮頸,也維持了陰道深度,對性生活的影響就更小了。


  難道每年進行婦檢和B超還不夠嗎?


  38歲的李鈺,熬夜加班、應酬喝酒、高齡未產等高危因素都具備。好在單位每年都有體檢。但不久前,有個同事得了宮頸癌,而在此之前,單位體檢都沒發現異常。同事的遭遇嚇得她趕緊來諮詢,難道每年進行婦科檢查和婦科B超還不夠嗎?


  對於早期宮頸癌,其宮頸可能都是光滑的,而對於重度宮頸糜爛,也不一定會發生癌變,所以一般的婦檢並不能發現早期宮頸癌。B超能看到腹腔和盆腔內實質性器官的病變,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但對宮頸癌卻並不在行。宮頸癌檢查少不了LCT(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法)。這是一種簡單的檢查方法,醫生用一個類似小刷子的儀器,在宮頸部輕輕刷取一些宮頸細胞,以檢查是否有癌變細胞出現。


  2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作一次LCT檢查,如果連續三年沒有問題,則可以改爲兩年一次。  


  這節婦科腫瘤課上了近4個小時,一直在不斷地“節外生枝”,每一個問題都會衍生出許多新的問題。女性對自己身體所知之少,讓人不得不感慨。但一節課又怎能惡補完這許許多多的知識呢?


  編後:本文目的,只是想讓無論哪個年齡的女性朋友,都對可能降臨的婦科腫瘤有粗略的瞭解,引起更多的關注。《防癌天地》將在接下去的文章中,對婦科腫瘤作更加具體的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