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器官或組織中。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育齡婦女的發病率大約爲10%,不孕婦女中一半會伴有此病。該疾病最常見的發病部位爲卵巢、子宮骶骨韌帶、盆腔腹膜,遠隔受累器官還可見於肺、腸管、手術切口。子宮內膜異位症對女性的直接危害爲疼痛與不孕,疼痛的發生與發展與月經伴隨,絕經後隨着月經終止病變也會自行消失。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表現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表現爲疼痛與不孕,發病初期爲伴隨月經逐漸加重的下腹痛、性交痛,其後爲持續存在的盆腔深處疼痛,這些疼痛出現時可能向會陰部放散。異位到肺和腸管的病變還會出現週期性咳血與便血。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不孕率高達50%以上,主要原因是盆腔內器官和組織廣泛粘連、排卵與運送受精卵功能障礙。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

  腹腔鏡檢查是國內外公認的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金標準,腹腔鏡下可以直觀看到異位的病竈,可疑病變可以獲得組織病理進行診斷,顯微鏡下能夠看到子宮內膜成分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器官或組織。

  臨牀上,更多的患者並沒有進行腹腔鏡手術,內膜異位症的診斷還是依靠病史、血化驗(CA125)及B超檢查。B超檢查對卵巢病變形成的巧克力囊腫有意義;核磁共振成像(MRI)對診斷盆腔外病變、盆腔深部內膜異位病竈的準確性相對較高。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的主要目的爲:

  1. 減少或消滅病竈

  2. 緩解或消除疼痛

  3. 降低或抑制復發

  4. 改善和促進生育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後極易復發,選擇治療方式時應考慮患者年齡、生育需求、症狀輕重等因素綜合評估後作出決定。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有以下幾種治療方案:

  1. 藥物治療:包括止痛藥對症治療,如芬必得、散利痛、中藥月月舒沖劑;激素類藥物:避孕藥、高效孕激素(內美通)等。

  由於藥物治療的療效和副作用各不相同,在選擇藥物治療時,患者應與醫生充分溝通,共同制定治療方案。

  2. 手術治療,包括:

  (1) 保守手術。保守手術能夠保留患者生育能力,適用於年輕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手術僅切除病竈、分離粘連,術後可恢復正常盆腔結構。

  (2) 半根治手術。手術保留女性功能,用於無生育要求、病變嚴重、較年輕的患者。手術切除子宮和病竈,保留卵巢功能

  (3) 根治手術。年近絕經、病變嚴重,有過術後復發的患者可採用根治性手術。根治性手術需切除子宮、雙附件和所有病竈。

  隨着微創手術的逐漸普及和發展,微創外科技術在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無論採取任何術式,目前以打孔腹腔鏡手術治療爲主流。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對患者的創傷小、恢復快、副反應小,術後瘢痕小。

  如上所述,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檢查和治療需要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病情和生育需求個性化制定治療方案。因此,患者應選擇可以信賴的醫療機構及腹腔鏡技術嫻熟的醫生,最大化提升手術成功率、改善術後生活質量。與此同時,中青年女性朋友在兼顧家庭和事業的同時,應時刻關注自身健康,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樂觀的態度,在身體出現異常變化時及時就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