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


  季加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腫瘤學院院長,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所長。


  胃癌起病隱匿,病程較長,臨牀無特異性症狀。如果診斷治療不及時往往會貽誤病情,導致預後不佳。


  早期胃癌檢出率只有10%


  在剛剛閉幕的全國胃癌學術會議上,季加孚爲市民進行科普講座時說,最近幾十年,發達國家的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下降。同在亞洲的日本胃癌發病率也很高,但是早期發現達到60%至70%,而在我國,早期胃癌檢出率僅有10%。


  胃癌有沒有一些早期症狀呢?胃癌是否可以預防呢?胃癌是否可以早期發現呢?季加孚說,胃癌的發病與飲食結構不合理、環境污染嚴重、家族遺傳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喜歡吃燻烤、高鹽、辛辣、醃製的食物,嗜食火鍋、麻辣燙,嗜好飲酒等,都可能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嚴重損傷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甚至還可能增加癌變機率。


  此外,不良飲食習慣也是增加罹患胃癌可能性的誘因,比如爲了趕時間,吃飯狼吞虎嚥;吃得過飽,加重胃腸負擔;生活無規律,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甚至連早餐都不吃,或者暴飲暴食等,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增加了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的發病率,也給胃癌發病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感染幽門螺桿菌也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會增加2至3倍。在發展中國家有63%的胃癌病例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


  吸菸一直被人們認爲是肺癌的主要病因,事實證明吸菸也可導致胃癌的發生。男性胃癌發病率比女性高1.5至2.5倍的原因,除了飲食習慣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吸菸的“功勞”。


  預防胃癌,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飲食定時定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膳食中含有多種抗癌成分(如蔬菜水果中的黃酮類、茶中的多酚類等),可以使機體遠離癌症的困擾;切忌暴飲暴食、進食過快過燙;少吃或不吃醃菜、煙燻油煎食物;不吃黴變食物,不吸菸,少喝酒。在飲食方式上倡導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幽門螺桿菌。


  近半早期胃癌患者沒症狀


  胃癌的發病較爲隱匿,近半數早期胃癌病人沒有臨牀症狀,僅部分有輕度消化不良等症狀,如上腹隱痛不適、輕微飽脹、疼痛、噁心等。季加孚建議,40歲後就應堅持定期檢查身體,一般一年一次;除了常規體檢外,最好再做有關防癌的專項檢查,如:乳腺癌、胃癌、腸癌等腫瘤標記物的篩查,檢查時應當到專科醫院或正規的體檢中心。有消化不良的症狀、家族裏消化道腫瘤患者多、有胃潰瘍的病史、被確認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應及早並且定期做胃鏡檢查。


  如果一旦確診患上了胃癌,應積極面對,選擇最佳治療手段。手術是目前治療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唯一能達到治癒的手段。無法通過手術徹底切除的腫瘤患者,也可以運用化療、放療等治療手段達到緩解症狀、解除痛苦、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命的目的。


  手術不是治療的終點


  季加孚說,爲了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及癌症的復發,術後患者應當注意飲食的方方面面。胃癌術後患者應少量持續性地增加飲食;進食應細嚼慢嚥,平均每餐花20至30分鐘,少食多餐,一天應該吃5至7頓飯;飲食中要有足夠的蛋白質,儘量把食物烹飪得軟爛易消化;避免食用過熱、過涼、辛辣、過鹹、水分過多或高糖的食物;喝水也要像吃飯一樣慢慢喝。


  很多胃癌術後患者非常關心日常生活的細節。季加孚說,拆線後2至3天即可淋浴,1至2個月後可泡澡或蒸桑拿;術後鍛鍊應從少量運動開始,一個月後可游泳、騎自行車、登山、打高爾夫球;如果術後還需要化療,在化療期間則應避免劇烈運動;如需坐飛機旅行,建議諮詢主管醫生,出遠門應攜帶常用藥品等;胃癌術後一般1至2個月就可回到工作崗位,體力勞動者可在術後3個月左右逐漸恢復工作。有些人認爲癌症是傳染病,要與家人“劃清界限”,其實大可不必,夫妻之間可以正常生活。


更多胃癌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