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很多,但迄今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爲,布魯菌經皮膚黏膜侵入人體後,主要經淋巴管侵入局部淋巴結生長繁殖並被巨噬細胞吞噬,如在該處未被消滅則形成感染竈,經大量生長繁殖後衝破淋巴結屏障而進入血液循環,在血循環中布魯菌繼續生長、繁殖、死亡、釋放內毒素,遂產生菌血症,毒血癥。內毒素在急性期症狀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1mg內毒素可使體溫上升至40.5℃並引起嚴重的全身症狀。此時如人體的免疫功能正常,可通過T細胞、巨噬細胞和特異性抗體的聯合作用將細菌清除而痊癒。如果特異性免疫功能不能將細菌清除,則細菌可隨血液,特別是巨噬細胞進入各器官組織形成感染竈或遷徙性病竈。病竈中的細菌又可多次進入血液循環而形成復發和各種變態反應性表現。至慢性期,則細菌主要侷限於各器官組織,形成局部病變。也可能細菌已被清除,而由變態反應引起局部病變。布魯菌主要寄生於細胞內,抗菌藥物不易進入而發揮作用,這可能是難以根治的原因之一。本病的病理變化極爲廣泛,幾乎所有器官組織均可被侵犯。其中以單核吞噬細胞系統最爲常見。在急性期常有瀰漫性細胞增生,慢性期則可出現由上皮細胞、巨噬細胞、漿細胞及淋巴細胞組成的肉芽腫。這種肉芽腫和人類結節病的病變類似,無乾酪樣壞死,乃本病的典型病變。其餘如心血管系統、運動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等均常有輕重不等的病變。

布氏菌病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本病急性期應與血白細胞不高的較長期發熱性疾病進行鑑別,特別是同時有多汗、關節疼痛、肝脾重大者,如傷寒、結核、類風溼關節炎、淋巴瘤、膠原病等。慢性期則需與慢性骨關節病,神經官能症,慢性疲勞綜合徵等進行鑑別。

布氏菌病可以併發哪些疾病?(二)發病機制

布氏菌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別名:波浪熱,波型熱,波狀熱,布魯桿菌病,布魯菌病,布魯氏桿菌病,布魯氏菌病,地中海弛張熱,流產熱,馬爾他熱,馬耳他布魯桿菌病,馬耳他熱,普魯斯病)

1.外周血象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相對或絕對增加。有時可出現少數異型淋巴細胞。血沉在急性期增速,慢性期則正常或偏高,持續增速提示有活動性。

2.病原體分離 可從血液,骨髓,腦脊液,尿液,膿液等進行分離。牛型布魯菌初分離時不易生長,需有適當的二氧化碳環境。因布魯菌生長較慢,故各種培養需經孵育2~4周後仍無細菌生長,才能判爲陰性。但有人報告,如採用BACTEC9240血培養系統,則93%(90/97)可在5天內或97.6%(41/42)可在2~6天內檢出。最近的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血培養均可在7天內,骨髓培養均在4天內獲得陽性結果。一般認爲血培養陽性率急性期高,慢性期低。骨髓培養的陽性率較血培養高。必要時可將標本接種豚鼠以分離布魯菌。有人建議,先將標本,特別是慢性布氏菌病的血液注入雞蛋的卵黃中,37℃培養5天后,再將卵黃液轉種到瓊脂斜面上,37℃ 2~3天后觀察,認爲可提高陽性率。

3.免疫學檢查

(1)血清凝集試驗:方法很多,常用者有試管法和平板法。前者較靈敏,操作也較簡單,特異性也較好,故一般實驗室常用;後者操作更簡單,靈敏性也高,但可有假陽性,故適用於篩查。平板法也有很多種,其中以虎紅緩衝液玻片凝集試驗(RBPT)效果最佳。凝集試驗於病程第1周即可出現,第2~3周常呈強陽性。試管法1∶100以上有意義。病程中效價有4倍以上升高者意義更大。但接種過霍亂菌苗、兔熱病菌苗,布魯菌菌苗或做過布魯菌素皮內試驗者均可使凝集效價增高,應當注意。另外凝集反應可有前帶現象(低稀釋度時陰性,而高稀釋度時反陽性)故稀釋度至少應在1∶100以上。發生前帶現象的原因,有人認爲是由於存在IgA抗體,有人認爲與:IgA,IgG,IgM的比例有關,當以IgA抗體爲主時就可出現前帶現象。凝集反應在急性期時陽性率很高,可達80%~90%,慢性期則較低,僅30%左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