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玉米易得食道癌


  粗糧可是減肥族的最愛,但是專家表示,只吃粗糧不但不能徹底減肥,反而會導致膳食營養不均衡,誘發食道癌。食道癌是嚴重威脅人們健康的疾病之一,據統計,我國的食道癌年平均死亡率爲14.59/10萬。淮安市是我國食道癌的高發區之一,發病率達98.5/10萬,死亡率爲67.2/10萬。南京市十城區15-69歲食道癌發病率僅爲22.6/10萬,死亡率僅爲5.05/10萬。


  以南京市和淮安市爲調查對象,做了一個不同食道癌發病地區居民食物營養素攝取狀況的比較。結果表明,食道癌高發區淮安的居民,穀物、醃菜、豬油、鹽、酒、能量、脂肪、膳食纖維、鈉攝取量較高,而根莖類、禽肉、魚、堅果、蛋白質、硒、維生素E攝取比較少。


  調查結果顯示,食道癌的發生與以穀類(玉米、小麥、小米)爲基礎的膳食有關,增加居民大米的攝取量,可降低食道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淮安市居民穀類攝取量明顯高於南京市居民,玉米的攝取量也較高,每人每天玉米的攝入量達到了55.2克,而南京市的居民幾乎無人食用玉米。


  玉米中不溶性膳食纖維約佔74%,粗糧過多,且製作不當,可使膳食纖維在吞嚥過程中損傷食道,經常損傷,如長期大量食用,則可增加食道黏膜的磨損從而誘發食道癌。與玉米等食物相比,根莖類食物是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及其他活性物質(如類胡蘿蔔素)的良好來源,但其中的膳食纖維可溶性成分較多,這種莖根類食物既可爲機體提供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的物質(如B族維生素),又可減少對食道的損傷。


  長期菸酒刺激易誘發食道癌


  有關專家介紹,接受食道癌手術的患者,有相當大一部分並非來自食道癌高發區,年齡在50歲到60 之間,多爲男性。他們有共同的生活習慣,就是長年吸菸喝酒。其中部分煙齡、酒齡長達二三十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 喝酒容易傷肝,吸菸易患肺癌,它們爲何會和食道癌扯上關係? 趙進明主任解釋,食道癌主要與遺傳有關, 也與環境因素有關。衆所周知,經常喝熱茶、燙粥容易誘發食道癌,就是因爲食道黏膜不斷受到高溫食物刺激所致。酒精,特別是一些高度白酒,會直接導致食道黏膜出現燒傷現象, 長此以往,反覆刺激下,食道癌自然就會隨之而至。


  此外,香菸中的尼古丁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所以不少人一邊抽菸一邊喝酒,酒量更好,喝的酒因此更多了。尼古丁並不能減少酒精分解時產生的乙醛,還將使乙醛對大腦以及肝臟、心臟產生更多的毒害。同時, 酒精是一種有機溶劑,能溶解香菸中的致癌物並一起吞下,造成對食管壁的強烈刺激,很容易導致食管癌發生,危害翻倍。


  食道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佔所有惡性腫瘤的2%。全世界每年約有22萬人死於食道癌,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但近年來40歲以下發病者有增長趨勢。


  不良睡姿竟會引發食道癌


  最新研究報告表明,從食道酸性時間的長短來看,側睡右邊的人時間最長,側睡左邊的人時間最短。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爲側睡會影響食道與胃部的位置。當側睡右邊的時候,胃部比食道還高,胃酸就容易迴流到食道,而側睡左邊時就不容易迴流。


  睡姿大都講究怎麼舒服怎麼來,但專家提醒,如果經常向左側睡,不容易胃痛,而相反向右側睡覺,容易導致胃酸往食道回沖,嚴重時還會引發喉嚨痠痛、咳嗽、氣喘、胸部緊壓,打嗝等問題,長期如此,會導致食道癌。


  打嗝是由於橫隔膜不由自主的痙攣所致,睡覺、進食太快或太多、咳嗽、大笑以及過量飲酒都能引發打嗝,出現持續打嗝的情況時,食道癌患者出現的連續打嗝的情況與他們的膈神經有關,膈神經是橫隔膜的運動神經,長期如此,也會導致食道癌。


    推薦


  常吃凍乾草莓有助預防食道癌


  美國研究人員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常吃凍乾草莓可降低患食道癌的風險。胸外科主任王強介紹,這項研究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完成,研究主要針對食管鱗狀細胞癌,因爲全球95%的食道癌患者得的是這種癌症


  在持續6個月的研究時間裏,研究人員讓36名志願者每天食用60克凍乾草莓,並記錄每天的飲食情況。這些志願者均被認爲是食道癌的潛在患者,因爲他們的食道都出現了癌前病變。


  在研究實施之前和結束之後,研究人員分兩次對志願者的食道做了切片活檢。在研究結束後的檢查中,有29名志願者的食道組織癌前病變出現了減輕的跡象。


  研究人員解釋說,草莓中富含一種抗氧化成分,這種成分可抑制食道癌的癌前病變。他們強調說,凍乾草莓預防食道癌的效果尤其明顯,因爲草莓在排掉水分後,其所含防癌成分的有效性增加了近10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