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發生以前,身體總會有一些部位向你發出警告信號,一些婦科疾病也是如此,專家提醒,女性多留意自己的身體發出的信號,讀懂“健康報警信號”,可以防病於未然。


  持續痛經,不容小覷


  “痛經忍一忍就過去了!”目前,有不少女性認爲痛經不是什麼病,常抱着挺一挺就好的心態。而事實上,這種想法很不明智。


  鄭州某大學三年級學生孫儷就是忽略了痛經,導致了婦科疾病的加重。


  孫儷介紹說,早在中學時期她就有痛經症狀,但聽別人說,結婚後痛經就會消失,所以就一直沒把痛經當回事。“上個月因爲實在痛得難以忍受,就到醫院婦科去檢查,被查出患了子宮內膜異位症。”孫儷說。


  鄭州新世紀女子醫院首席婦科專家、主任醫師徐佩安介紹說,經期輕微的腹痛是正常的,但長期每月劇烈地疼痛不應忽視,可能是患上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的報警信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建議女性一旦出現持續痛經難忍的情況,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經前乳房脹痛要留意


  有不少女性表示,經前有乳房脹痛的經歷,但都認爲是正常現象。


  網友“春天的花兒”、“情意濃”表示,經前乳房疼痛只是小毛病,不需要大驚小怪。很多網友也都贊同她們的看法。“經期前的乳房腫痛,有時僅僅是經期綜合徵的表現,但如果經前太早出現乳房脹痛,月經後或排卵後出現乳房脹痛,平時撫摸或擁抱時,乳房部位經常有壓痛,用手掌輕按痛點可發現小硬塊,這種現象就屬於病態,應警惕乳腺增生或腫瘤。”


  中國抗癌協會河南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尤偉介紹說,女性乳房屬生殖系統的一部分,受雌孕激素的影響很大。如果在某個階段身體的內分泌系統或卵巢功能發生紊亂,就會對月經週期及乳房組織有影響。


  月經過多警惕子宮肌瘤


  “有些女性會很留意自己的月經週期,但對經血的流量卻缺乏足夠瞭解。女性正常的月經出血量應爲20毫升~60毫升,超過80毫升則爲月經過多。”


  徐佩安解釋說,用衛生巾的用量來估算,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換四五次,每個週期不超過2包(每包10片計)。如用3包衛生巾還不夠,而且每片衛生巾都是溼透,那就屬於經量過多了。


  鄭州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王雅莉介紹說,子宮內膜出血纔是子宮肌瘤的主要症狀,但絕大多數患者的子宮內膜出血,往往表現爲週期性經血增多,月經不調。“因爲子宮肌瘤會妨礙子宮的收縮止血,而出血主要由於壁間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引起,如肌瘤向子宮腔方向突出,增大了宮腔面積,影響子宮內膜的正常脫落。而黏膜下子宮肌瘤容易發生壞死、感染等。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月經量多,或經期延長等。當子宮肌瘤較大時,會壓迫、牽拉盆腔內的血管、神經以及結締組織,並引起血液淤積在盆腔內,月經期由於盆腔充血症狀促使經量增多。”


  王雅莉提醒說,如果成年女性的月經量突然增多,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子宮肌瘤確診很簡單,B超就能很清晰地顯示出來。如出現子宮肌瘤體積較大或發生變型,要在醫生建議下及早進行手術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