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小習慣,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就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


  1、吃藥後睡覺


  服完藥後馬上就睡覺,特別是當飲水量又少的時候,往往會使藥物黏在食管上而不易進入胃中。有些藥物的腐蝕性較強,在食管溶解後,會腐蝕食管黏膜,導致食管潰瘍。


  正確的服藥方法是:服藥時應坐着或站着,服藥後不要立即仰臥,稍停留片刻,以利用藥物的自身重力作用快速通過食道,以免在食管內滯留,延緩藥物的作用及損傷食管黏膜。


  2、運動後吃葷


  人在體育鍛煉後會感到疲乏,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被大量分解,產生乳酸、硫酸等鹼性物質,此時若單純食用富含酸性物質的肉、魚等,會使體液更加酸性化,不利於疲勞的解除,但食用蔬菜、甘薯、蘋果之類的鹼性食物就能儘快解除疲勞。


  3、打噴嚏捂嘴


  打噴嚏是受涼感冒、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種反應。但在打噴嚏時捂嘴是有害的。因爲人的咽部與中耳鼓室之間有一個“咽鼓管”管道,它維護着中耳與外界的壓力平衡。當上呼吸道發生感染時,打噴嚏如果捂嘴,就會使咽部的壓力增高,細菌容易由“咽鼓管”進入中耳鼓室,從而引起化膿性中耳炎等疾病。


  4、起牀後疊被


  有的人習慣起牀後立即疊被子,這是不符合衛生要求的。人們在睡眠過程中所產生、分泌的代謝物不時地從全身的皮膚毛孔、呼吸道或腸道排出體外。排出的廢氣中含二氧化碳等化學物質149種,這些廢氣對人體是有害的。起牀後應將被子翻過來,同時打開門窗,讓空氣內外對流,10分鐘後再疊被子。


  5、防乾燥舔脣


  嘴脣乾燥不舒服時,很多人會下意識地用舌頭去舔,結果是越舔越幹,形成惡性循環,甚至引起口脣皮膚粗糙變厚,嘴脣腫脹,形成醫學上的“舌舔皮炎”。這是因爲唾液中含有黏液蛋白、唾液澱粉酶和無機鹽類物質,在舔嘴脣時,猶如在嘴脣上抹了一層糊糊,水分蒸發完畢,這層漿糊發生幹縮,於是感覺更乾燥,甚至造成嘴脣腫脹、破裂流血。


  6、腹瀉時吃蒜


  腹瀉的病因是受涼或進食不潔食物,引起腸道局部組織炎症水腫,血管通透性增加,腸腺體分泌亢進,大量體液進入腸腔。這時腸腔已處於“過飽和”狀態,如果此時進食大蒜等辛辣食品,則可能加重對腸壁的刺激,促使腸壁血管進一步充血水腫,從而加重腹瀉。所以,急性腹瀉不宜吃大蒜,尤其是生蒜。吃大蒜殺菌防腹瀉,應該在未病之時食用,方可顯其功效。


  7、吃火鍋喝湯


  火鍋湯中的味精,經過長時間的高溫煮沸,會生成焦氨酸鈉,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同時火鍋中其他物質,在高溫下長期沸煮,也會生成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即使是蔬菜火鍋的湯,久煮後也不能喝。夾着電話筒打電話


  這個動作很容易引發背部和頸部的肌肉疼痛。爲了避免聽筒的滑落,多數人總很自然地用力去夾住它,由此就會加重背部和頸部肌肉的負擔,且頸肩之間的肌肉在保持長時間的緊張狀態下,也會出現肌肉痙攣的現象。建議:使用免持聽筒,或是保持正確的姿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