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臨牀上的例子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很多中晚期結腸癌患者進行放化療不僅不能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還會適得其反,讓結腸癌患者的身體更加虛弱,加速了結腸癌患者的死亡。可見,在中晚期選擇治療方法是非常關鍵的。


  對於結腸癌中晚期這種病情,中醫治療結腸癌可顯出很大的優勢。中醫認爲是以結腸癌以本虛標實爲特點的疾病,本虛多爲脾虛胃弱或脾腎兩虛,標實多屬溼熱、瘀毒爲患。故治當標本兼顧。脾虛、腎虧、正氣不足,甚至說"陽虛"乃結腸癌病之根本,溼熱、火毒、瘀滯乃病之標,所以治療結腸癌方藥應體現出溫陽益腎、健脾理氣之治本原則。


  1、癌毒氾濫


  證候:精神委軟,面色蒼白,形體消瘦,或呈惡病質,四肢欠溫,腹脹腹痛,或腹部可及多處腫物,或肛門下墜痠痛,下痢膿血,瀉後稍安,舌質淡或光嫩,脈沉弱。治法:補益氣陰,抑癌解毒。


  本證臨牀多見於腸癌晚期,屬氣血津液俱虧,癌細胞廣泛浸潤,其形體特點爲進行性消瘦或呈惡病質。此期治療,應先着重減輕症狀,提高生存功能,務求控制腫瘤的發展,延長生命。故宜用大補氣血陰陽之大法,佐以軟堅散結,健脾和中。用人蔘或紅參、楓斛、阿膠益氣陰,養精血爲主藥,其中阿膠富含膠質和多種氨基酸,配合參、楓斛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是扶正抑癌的主藥;用蛤殼、生牡蠣、生瓦楞能補充生物鈣,改善淋巴通透性,有散瘀消炎,減除水腫,緩解平滑肌痙攣而止痛之效;配用吳茱萸、黃連、炮姜,寒溫並施,有利於改善氣機升降失司;配白朮、薏苡仁、雞內金健脾利溼,可起到中和作用。


  2、脾虛溼毒型


  證候:面色萎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腹痛或肛門痠痛,大便呈濃血性粘液,便次頻,便形細或扁,或裏急後重,舌質淡,苔薄膩,脈滑數。治法:健脾利溼,解毒抗癌。


  上述主證,屬脾氣已虛,癌毒滯腸。多見於中、晚期有潰瘍的腫塊型和以潰瘍爲主的潰湯型癌。用太子參、蒼朮、薏苡仁、茯苓、山藥益氣健脾利溼,山藥又有保護粘膜之功。馬齒莧、敗醬草、地榆炭、仙鶴草、茜草、槐花炭有涼血止血,解毒抗癌作用。諸藥合之則益氣健脾利溼,涼血止血解毒,以組成抗癌之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