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成爲廣東人第一位死因

  廣東省疾控中心慢病專家利用廣東省3次死因調查的數據(2011年至1972年、1990年至1992年、2004年至2005年)進行研究發現,惡性腫瘤在廣東省全人羣中的死因順位逐漸前移至第1位,構成也在逐漸提高,死亡率上升幅度較全國上升幅度大,目前死亡率水平雖低於河南、江蘇等地區,但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男性。說明惡性腫瘤已是嚴重危害廣東省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40多年來,廣東惡性腫瘤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趨勢。

  肝癌一直位居腫瘤中的第一位死因

  研究表明3次調查惡性腫瘤前5位死因:2011-1972年爲肝癌、食管癌、鼻咽癌、胃癌和肺癌,1990-1992年爲肝癌、食管癌、肺癌、胃癌和鼻咽癌,2004-2005年爲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這與全國惡性瘤死因順位相似。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3次調查中,肝癌一直居第1位。廣東省肝癌死亡率高過全國水平50%,是世界水平的3到4倍。需探索可能與廣東省天氣較潮溼,食物中黃曲黴毒素較高,肝炎、肝吸蟲高感染率等有關的因素。

  東南沿海多肝癌高發 廣東鼻咽癌死亡率高

  數據顯示,癌症死亡率的地理分佈有一定特徵。如我國胃癌高發區主要集中在西北和沿海各省,尤以甘肅、江蘇、浙江、福建,以及遼寧,山東等地區突出。食管癌高死亡率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等地區;肝癌高發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和東北吉林,以廣西、江蘇等沿海地區最爲突出。

  宮頸癌高死亡率水平地區連接成片,由內蒙古、山西、陝西經湖北、湖南到江西。大腸癌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上海等長江下游地區,和血吸蟲病的分佈呈正相關的關係。

  鼻咽癌高死亡率水平地區主要集中在華南各省,包括廣東、廣西。

    沿海地區肝癌高發 主要是社會原因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東南沿海爲我國肝癌高發地區,這是社會原因造成的呢,可歸結爲以下3點:

  1.氣候原因

  東南沿海地區氣候特徵是比較炎熱和潮溼,具有亞熱帶氣候的特點,這種氣候條件爲黃曲黴毒素的污染創造了有利條件。

  流行病學調查的數據顯示,這些地區,當地居民的主要口糧中黃曲黴毒素的污染嚴重程度遠遠高於其他地區。如果檢測尿液中黃曲黴毒素代謝物的水平或者血清中黃曲黴毒素加合物水平可以發現,黃曲黴毒素的水平和肝癌的發病有顯着地正相關性,也就是說,黃曲黴毒素水平越高,肝癌的發病率也就越高。

  2.水污染

  肝癌高發區多集中在東南沿海的河口地區,這些地區河流分佈密度高,且縱橫交錯,容易造成水源污染,研究發現,肝癌高發區居民飲用水源的不同和肝癌的發病有密切關係,同爲肝癌高發區,長期飲用溝塘水的居民肝癌發病率最高,而長期飲用深井水的居民肝癌發病率最低,長期飲用流動的河水的居民發病率居二者之間。

  3.肝炎病毒

  此外,研究發現,在東南沿海地區,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也高於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平均水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