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在一年四季中,秋季腫瘤的轉移、複發率在37%~48%左右,明顯高於其他季節。爲什麼秋季會是腫瘤患者的一個“坎”呢?進入秋季,晝夜溫差大,空氣中水分含量低,腫瘤患者易傷津耗氣、脾胃受困,出現憋氣、噁心、嘔吐等反應,很容易導致腫瘤的轉移和復發,那麼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呢?


  據上海市醫學會的統計顯示,秋冬季癌症病情反覆率比春夏要高出10%。在該市癌症病人的死亡原因中,80%的患者並非死於癌症本身,而是死於併發症。特別是對那些正在接受手術和放化療的病人來說,秋冬季節更應謹慎對待。


  秋季腫瘤常來襲


  又到秋季,很多人開始“貼秋膘”,醫生表示,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過量攝入,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導致結直腸惡性腫瘤發病的主要原因。


  據介紹,直腸癌在早期缺少症狀,病人無明顯異常改變。當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大便習慣異常,排便次數增加,同時出現少量黏液性便、黏液血便,經治療不好轉者,或經治療後好轉而復發者,應及時確診治療;既往有黏液便、腹瀉病史,但症狀輕微者突然增重,與原來排便次數、排便的性質發生變化時,也應再次複查確診;無明顯原因的便祕與腹瀉交替出現,經短期治療無好轉者,在胃部經過鋇劑透視未發現異常時,應去醫院做直腸部位的檢查;排便費力,排出的大便有壓跡,呈槽溝狀、扁條狀、細條狀等,一定要做直腸指診。


  以上四種情況有任何一項都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有條件的地方,最好請外科或肛腸科醫生檢查。


  同時秋季也是食管癌的高發季節。食管是人們飲食的“第一通道”,它之於普通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食管癌起病較隱匿,一般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因此,當出現食管內異物感,胸骨後燒灼,疼痛,吞嚥困難等情況求診時,多數患者的病情已經進入中晚期,這從治療的角度來說是相當不利的。日常生活中,喜食熱燙食物、油炸食物、焦炒食物、煙燻食物、醃製類、泡酸菜、嗜菸酒者,應儘量的改善這些不良習慣。對於易感人羣及出現早期症狀者,應強化防範意識,及時的檢查治療。


  同時秋季來臨,一些有胃潰瘍的患者也要注意。專家強調,在“潰瘍家族”中,胃潰瘍離癌症最近,惡變率約爲2%至5%。如飯後1至3小時,出現上腹部燒灼樣的疼痛或鈍痛,以後會逐漸減輕,這就是最典型的胃潰瘍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腫瘤患者謹防秋季“心理感冒”


  所謂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雖天高雲淡,但日照漸少,氣溫漸低,氣候漸漸乾燥,深秋之時,“無邊落木蕭蕭下”,草葉枯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尤其是腫瘤患者心中勾引起淒涼、垂暮之感,容易產生憂鬱、焦慮、煩躁不安等情緒的變化。


  根據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統計,10年前上海社區的癌症患者憂鬱症發病率爲1%,而目前統計是4%~5%,已接近美國社會發病率。在上海各大醫院的內科門診病人中,10%~20%伴有抑鬱症狀,其中癌症病人約佔30%,而進入秋冬季後,這個比例則攀升至40%~50%。


  爲什麼秋冬季節裏癌症病人更容易傷感呢?專家解釋說,在人體大腦底部,有一種叫“松果體”的腺體,它能夠分泌“褪黑素”。這種激素能促進睡眠,但分泌過盛則容易使人抑鬱,氣溫的變化對其分泌會產生間接影響,尤其是在冷熱交替的換季時節。氣溫的驟然下降,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均受到抑制,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抑鬱情緒還會使癌症病人的免疫力降低,影響各個系統的調節功能,產生代謝紊亂,容易引發各種併發症,所以癌症病人必須通過各種方式來消除抑鬱情緒的困擾。


  秋冬季節,天氣變得越發寒冷乾燥,草木凋零,天地間的色彩逐漸單一,人們生活的環境變得惡劣,尤其冬天陽光也不如其他季節來得燦爛溫暖,因此一些癌症病人就容易發作抑鬱症。長期研究顯示,抑鬱可使腫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20%。不過,有效的干預對改善患者的抑鬱狀況會起到顯著作用。


  專家表示,臨牀上有憂鬱症的腫瘤病人通常要比沒有憂鬱症的死亡機率高2倍。秋冬、特別是冬至前後,更是癌症病人死亡高峯期。


  針對癌症患者秋冬易患抑鬱症的現象,專家指導說,要及時把握癌患的心理活動,抓住時機對癌患進行心理疏導,儘量消除癌患的悲觀情緒。同時還以治癒的病例爲典型,激發癌患以樂觀自信的心理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讓癌患從悲觀失望中解脫出來,在精神上得到鼓勵,在治療上看到希望。


  祖國醫學認爲,登山是治療憂鬱症之良方。根據秋季情緒不穩定、睡眠欠佳的特點,可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娛樂活動,如書畫、養鳥、賞花、打牌、下棋、秋釣等,以達到寧神定志、心理豁達、調節精神、強壯體魄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