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武漢各醫院體檢中心又到了“旺季”許多企事業單位將員工的福利體檢安排在歲末。不過,不少人對此並不買賬。


  不少受訪者提出,單位組織的福利體檢項目基本是統一的,沒有對不同情況和工種的員工提供有針對性的體檢。《中國青年報》聯合相關網站對1431人的在線調查顯示,76.4%的受訪者認爲單位安排的體檢走過場。


  福利體檢被視作雞肋


  “身高、體重、血常規、心電圖,單位體檢男女老少都是這幾項,能管用嗎?”昨天,在漢口北湖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的袁小姐說。


  27歲的小袁參加工作5年了,入職後,每年公司都會給員工安排一次福利體檢,這讓不少自費體檢者好生羨慕。起初,她也覺得單位挺有人情味,可這兩年她乾脆自動放棄,“哪有時間呀,每次空着肚子查大半天,工作又在那堆着做不完。”小袁說,這種體檢實在是雞肋,每年體檢項目一成不變,結果也相差無幾。


  和小袁有類似感受的不在少數,有人參加完單位體檢“無異常”,可兩個月後就查出癌症;還有人查出某個部位有可疑症狀,進一步檢查後卻無大礙,覺得白白花了冤枉錢……諸多事例讓人們不禁給體檢打上問號。


  基本體檢只是初篩


  可常規體檢項目真的是不中用的花架子嗎?湖北省體檢中心主任劉慧玲認爲,絕非如此。她指出,常規體檢的全面性先於針對性。


  “常規體檢只是初步篩選,一些大的常見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都能查出來,尿常規還能發現腎病,B超能判斷脂肪肝,胸透能發現肺部疾病,一年內體重若有明顯變化也要引起警惕。”她強調,儘管有些複雜的病,可能查不出來,但不能因此否定普通體檢的價值。


  劉慧玲感慨地說,就在今年,一位43歲男性堅決放棄基礎項目體檢,只做了核磁共振一項,沒過多久竟在路上暴亡,“病因無從查起,又何談預防”。


  武漢市中心醫院體檢中心夏主任也表示,部分人認爲體檢是走過場,其實是對單位體檢的期望值過高。很多單位爲普通員工選擇體檢套餐價位都在二三百元左右,這就無法將CT、彩超、胃鏡等較複雜的檢查全部囊括,市民若有需要,也可以在這些基礎體檢項目以外,有針對性的自費檢查。


  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王濤教授介紹,大部分腫瘤病人一發現就是晚期,通過特殊的定向檢查有三成惡性腫瘤可早期發現、及時治療。但由於價格不菲,單位體檢項目不會將腫瘤篩查包括在內。


  體檢個性化是趨勢


  針對單位組織的體檢,不同人羣不應“千人一面”,劉慧玲肯定今後個性化體檢是必然趨勢。事實上,省體檢中心已在和各單位簽訂體檢“打包”協議的基礎上,部分項目靈動設置,如套餐中設骨密度、腦電圖、彩超、血管彈性、胃鏡的“五選一”項目。


  據報道,在美國,每個居民都有健康檔案,醫保中心每年會爲大家進行免費的體檢,如果投了商業保險,卻不查體,商業保險的賠付就減少50%。在我國,福建省已將體檢納入醫保。省政協委員蔡維立說,雖然體檢不能百分百的杜絕疾病,但當今體檢的價值已經毋庸置疑。未來我希望體檢能夠進入醫保,全民能夠從小享受體檢的權利,壽命的延長一定是從體檢開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