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對高劑量CT照射的大約250000名病人進行了風險測試,發現CT使用的增多可能引起了特定女性人羣乳腺癌發生風險的增加,爲何複查CT的病人也會引起乳腺癌呢?


  CT掃描利用X線這種電離輻射來對機體進行斷層成像。在覈醫學成像裏,一种放射性藥物,即一種含有少量放射活性物質的化合物被注入機體內部來幫助內部器官的顯影。


  乳房組織是已被確定爲體內極容易被射線暴露誘發癌症的組織。當一位女性在進行胸部、腹部或脊柱CT掃描或是核醫學成像時,她的乳房組織將會吸收一些射線。


  CT復發導致乳腺癌統計數據:


  芝加哥西北紀念醫院Prentice女子醫院乳房成像工作人員。該研究發現,在該醫療服務體系中註冊的女性裏,CT使用情況從2000年的每1000名女性有99.8人進行CT掃描增加到了2010年的每1000名有192.4名進行CT掃描(年增加率爲6.8%)。2010年,46%的CT掃描都帶來了乳房的射線暴露。核醫學成像使用情況從2000年每1000名女性進行39.3此下降到了2010年每1000名女性進行27.5此(年下降率爲3.5%);但是,在2010年,進行核醫學成像的病人中有84存在乳房射線暴露。


  直到現在,這種成像技術使用增多而帶來的乳房組織射線暴露增多的影響及後續乳腺癌發生風險的增加情況還不清楚,”Smith-Bindman博士說,“我們的目標是對在綜合醫療服務體系中註冊的女性,其成像技術使用情況及乳房射線暴露情況進行定量,並利用該資料來確定成像相關的乳腺癌發生風險增加情況。”


  該研究團隊收集了來自1656名因進行CT檢查而引起乳房暴露於射線的病人的信息,並利用一種新的自動計算方法來對病人的有效輻射劑量及乳房吸收輻射量進行估計。該研究團隊還分析了5507名進行核醫學檢驗而引起其乳房暴露於射線的女性的放射性藥物使用量及其相關的射線暴露情況。


  “我們發現進行CT掃描時乳房的射線暴露劑量估計值在病人中存在非常大的變異性,進行多階段心臟和胸部CT檢查的病人其暴露劑量最高,在進行該檢查時,會連續捕捉到被測器官的多個圖像,”Smith-Bindman博士說。


  研究者們接下來對女性發生成像相關的乳腺癌的風險進行了估計,並將其與潛在的乳腺癌發生風險進行了比較。研究者從其因成像而暴露於射線後10年開始,結合其暴露時年齡的不同,利用乳房特異性輻射數據及風險估計的統計學模型,對每個女性的10年成像相關的乳腺癌發生風險進行了估計。


  屢次胸部或心臟CT掃描年輕女性,發生乳腺癌的風險上升了將近20%


  本研究的共同作者、羣體健康研究所資深研究員Diana Miglioretti博士說,“一個年齡爲15歲的女孩,在沒有任何其他乳腺癌危險因素的情況下,其25歲時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將會翻倍。”


  Smith-Bindman博士說,爲了降低成像相關的乳腺癌發生風險,進行成像檢驗的醫生們應該分析每次檢驗時的輻射劑量,降低多階段成像的使用,並在任何有可能的時候都使用劑量降低軟件來使暴露劑量最小化。


  “假使只對真正需要進行成像的進行成像檢驗的話,那麼癌症發生風險會很低,且不會阻止那些真正需要進行該檢驗的女性進行該檢驗,”她說,“另一方面,不少病人卻在進行並不是必需的重複胸部或心臟CT掃描。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應該瞭解,在進行心臟或胸部CT掃描時,會引起乳腺癌發生風險增加,雖然其增加值可能非常小。且該風險的增加會隨着掃描次數的增多而增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