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學治療 針對休克的發病環節,可採用以下治療措施:改善微循環 l補充血容量:各種休克均存在有效循環血量絕對或相對不足,因此,除心源性休克 外,補充血容量是提高心排血量和改善組織灌注的根本措施,宜及時和儘早進行。搶救時, 應動態地觀察靜脈充盈程度、尿量、血壓和脈搏等指標,最好咀中心靜脈壓和肺動脈楔壓作 爲監護輸液的指標,依據“需多少,補多少”的原則和休克類型的不同,可採取不同的擴容 的方法。

       如使用生理鹽水、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漿或全血,以糾正血容量不足。 2糾正酸中毒:休克時缺血、缺氧必然導致代謝性酸中毒,酸中毒又町加重微循環障 礙,促進DIC形成,抑制心肌收縮和能量代謝,破壞生物膜,又能降低藥效,尤其是直接影 響血管活性藥物的療效,因此必須及時糾正酸中毒。 3合理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在糾正酸中毒和血替量得到充分補充的情況下,根據各型 休克血流動力學特點,可使用不同類型的血管活性藥物。血管活性藥物分爲縮血管藥物和擴 血管藥物。擴血管藥物如阿托品、山莨菪鹼、苯妥拉明等可解除小血管的痙攣,從而改菩微 循環的血液灌注和增加迴心血量,因此在低血容量性休克、高阻力型感染性休克和心源性休 克時,有較好的療效。縮血管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甲氧胺等對於過敏性休克和神經源性休 克是首選藥,對於心源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低阻力型,縮血管藥也可作爲綜合治療措施 之一。 4防治DIC。 5體液因子拮抗劑的使用:如使用SOD清除氧白由基,使用腫瘤壞死因子的單抗可清 除腫瘤壞死因子等體液因子,已顯示有一定的抗休克療效。

       改善細胞代謝 防治細胞損害改善微循環、/i除休克動因是保護細胞、改善細胞功能的根本措施之一。 此外,也可用能量合劑、穩膜治療以防止或減輕細胞的損害,改善細胞功能。

       改善和恢復重要器官的功能 休克時如出現器官功能衰竭,則除了採取一般治療措施以外,還應針對不同的器官衰 竭,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例如,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時,則採用利尿、透析等措施;如出 現休克肺時,則應正壓給氧,改善呼吸功能等;如出現急性心力衰竭時,除停止或減少輸液 外,尚應強心、利尿,並適當降低前、後負荷,以防止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