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是皮膚對多種外在和內在因子的過敏反應……

奶癬簡述:奶癬是溼疹嗎

  溼疹是皮膚對多種外在和內在因子的過敏反應,兒童及成年人都很常見,以一歲以內的嬰兒發病率最高,其病因複雜,遺傳過敏性體質、胃腸道功能障礙、體內存在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等慢性感染竈以及緊張、勞累和精神創傷等與溼疹的發病有關。冷熱刺激、搔抓、穿化纖或純毛衣服、真菌孢子、塵蟎、小動物的皮毛及分泌物、牛奶、雞蛋、海產品及牛羊肉等都可能是溼疹的誘發因素。

  溼疹按皮損表現分爲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急性期以紅腫、水皰、糜爛和滲出爲主要表現。亞急性期以小疙瘩、鱗屑、結痂爲主要表現。慢性期以乾燥、粗糙、皮膚增厚及色素沉着爲主要表現。溼疹常伴有輕重不一的瘙癢,皮疹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如手、足、肘窩、腿窩、頭、面、小腿外側、肛門外生殖器等處,對稱發生於身體兩側。一歲以內的嬰兒溼疹常侷限於頭面部,按其皮損表現分爲二型,即滲出型和乾燥型。滲出型溼疹好發於較胖的嬰兒,以頭面部紅腫、糜爛、滲出爲主要表現,常伴有劇烈瘙癢。乾燥型溼疹多見於較瘦弱的嬰兒,以成片的小疙瘩、鱗屑爲主要表現,瘙癢相對較輕,隨年齡增長,皮疹逐漸向軀幹及四肢發展。溼疹病程呈慢性,反覆發作,時輕時重,用藥後皮疹很快消退,停藥後易復發,病程長達數月,乃至數年,但大多數嬰兒溼疹隨年齡增長病情逐漸緩解。

  溼疹的治療包括內用療法和外用療法。內用藥以口服抗組胺藥爲主,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等。外用藥應根據皮損特點來選擇,如皮損以紅腫、糜爛、滲出爲主時,可予3%硼酸水做冷溼敷,每次二十分鐘,每日四至六次。如皮損乾燥,以小疙瘩、鱗屑爲主時,可選擇治療溼疹的軟膏。皮損比較嚴重時,外用激素類藥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外用藥的選擇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嬰兒腹瀉如何預防     嬰兒溼疹有“三怕”     帶孩子看病的5個學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