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間和前後幾天,如果用藥膳適當的調養身體補肝益腎,對滋養新血特別有幫助。
月經開始的前3天該怎麼吃?
經期間和前後幾天,如果用藥膳適當的調養身體補肝益腎,對滋養新血特別有幫助。
月經是臟腑、氣血、經絡作用於子宮的正常現象,因此,月經是否正常和體質關係十分密切,尤其對肝、腎功能影響最大。
從月經預定日前3天起一直到月經結束爲止,不能吃冰冷性、刺激性及熱補性食品,如高麗人蔘。這些食物會使你即將排出體外的血液凝結、不易排出,使你腹痛、經血無法排除乾淨。
另外,不要吃水果,因爲大部分水果也是屬於涼性的!
月經期間的5~7天該怎麼吃?
1.經期正常時,爲了使行經更順利,你可以從月經的第一天就開始喝生化湯,每天吃一帖,連吃三天。它的材料是當歸、川芎、乾薑、桃仁、炙甘草,在中藥行都可以買到。
“生化湯”原本是給產婦坐月子時吃的,以幫助惡露排出,所以,你在經期喝的時候,需要提醒中醫師將當歸的份量減少。
2.月經經常提前8、9天,或1個月有2次,這個現象一般稱爲“早經”,是由於血熱氣虛造成,需要清熱涼血。
早經現象還可分爲2類,若是經血量多、色紫黏稠、心胸煩悶,就多吃“熱炒芹菜藕片”。
做法:將炒鍋燒熱,入油後放入藕片、芹菜段翻炒5分鐘至熟,加入鹽調味即可。
若是精神疲倦、經血量多、色淡,就吃“參地蒸烏雞”。
做法:將當歸、熟地、圓肉、白芍各5克,與炙甘草10克,洗淨裝入烏骨雞的內臟,放入鍋中加水以小火燉煮1小時半即可。
3.月經經常延後8、9天,或每隔40~50天才一次是因氣血不順、血寒、血虛、氣滯,可以煮“姜棗紅糖湯”來喝。
做法:乾薑、大棗各30克加紅糖30克煎成湯,能去寒、治經痛。
月經結束後的3天內該怎麼吃?
月經後應着重補血養氣,改善失血蒼白、疲累痠痛。
從月經結束那一天,你可以每天吃一帖四物,連吃3天,能補血清血、治療血虛血濁。
四物是由當歸、川芎、白芍和熟地,一般中藥行很容易買到,可煎成湯,或做成“四物雞”。
做法:將當歸3錢、熟地2錢、白芍1錢、川芎1錢用清水快速洗淨瀝乾,將藥材和雞肉放入電鍋中,加水將雞淹蓋,等開關跳起再燜30分鐘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四物?
1.口乾舌躁或是瀉肚子的人。如果只是輕微瀉肚子,可以將當歸的份量減少1/3。
2.月經提前的人,應將熟地換成生地、白芍改赤芍,加上黃蓮、黃芩食用。
經期拉肚子是氣血不足 5大方法來緩解
許多女性來月經那幾天會拉肚子,卻理所當然地以爲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專家提醒,在月經期拉肚子可不是小事,不要忽視這個問題,因爲來月經就拉肚子,病因就是氣血不足。
經期疼痛不安是病 5招幫女性緩解痛經
“有些人認爲,痛經不用治,結婚後就好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專家說,有些痛經,比如由於宮頸口狹窄、機械性排經不暢等導致的痛經不用治,其他的都要治。
擺脫經期不適 多補鐵和鈣告別痛經女
女性經期常會有痛經等不適症狀,想要擺脫痛經,可從日常飲食入手。那女人痛經吃什麼好?專家建議應多補鐵和補鈣,高鈣食品能舒緩血管和肌肉緊縮並放鬆情緒,而含鐵食物能補充氣血和改善臉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月經週期的飲食調理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