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孩子出生後和媽媽有一個依戀的過程,多數在六個月到3歲之間。三歲以後就應該逐漸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使這種依戀關係逐漸淡化。在生活上少加照顧;分牀睡覺;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孩子應該獨立分牀睡。


  對很多年輕父母來說,讓寶寶單獨睡,就如同又一次“斷奶” 一樣,其過程艱難而又令人揪心,然而,給孩子一個相對獨立的睡眠空間,對孩子的成長又非常重要。


  寶寶爲何成了小小“第三者”?


  對很多寶寶來說,讓他們自己單獨睡,如同又一次“斷奶”,這意味着與大人分離,心裏頓時失去了依靠。


  沒有安全感:3歲前的寶寶希望隨時能看到父母,聽到父母和自己說話或與自己嬉戲。爸爸媽媽不離左右,寶寶心裏就會踏實,在他們的潛意識裏,安全就等於在父母身邊,睡覺的時候更是如此,有些吃母乳的寶寶甚至熟睡中會下意識地摸摸媽媽的乳頭,一旦找不到就突然驚醒。當依偎在父母身邊甜甜入睡已成爲一種較固定的知覺模式、成爲被保護的代名詞,寶寶有可能把獨自享用大牀旁邊的小牀看作是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了,心神不寧、做噩夢、夜間哭鬧、糾纏父母。


  害怕孤獨、黑暗:突然睡到小牀上,身旁沒有了爸爸媽媽的安撫,寶寶會很不適應。而且,寶寶有時會無來由地對某些事物感到害怕,尤其是熄燈之後還沒睡着、或讓寶寶單獨睡到另一間靜靜的、暗暗的臥房的時候,他可能會想起看過的電視裏的恐怖畫面、書裏的可怕故事、還有聽到別人說的類似“大灰狼來了” 的話,甚至是自己幻想出來的魔鬼般的角色。再加上身處黑黑的房間,將黑暗中朦朦朧朧看到的東西假想成自己擔心遇到的事物,更加深了對黑暗的恐懼,不敢自己睡。 空間狹小:習慣了大牀的寬敞,突然置身於築起高高欄杆的小牀,空間範圍小了,不能充分自由在牀上翻滾了,這也是喜歡隨心所欲的寶寶不願意單獨睡的一個原因。


  爲什麼要讓孩子自己睡


  分牀的好處:


  第一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使他會做入睡前的準備,自己拉被子,自己起牀。


  第二使孩子有能力面對三歲左右兒童常見的恐懼現象,比如害怕黑暗、不敢獨自睡覺等等。


  第三使他養成的睡眠習慣更加規範。  


  不分牀,寶寶會得什麼“心”病?


  寶寶和大人擠在一張牀上,逃脫不掉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因爲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及嘴裏的氣味,容易被孩子吸進去,很不衛生。如果孩子夾在兩個大人中間,則對孩子的呼吸、睡眠造成雙重危害。當然,更大的弊端還在於容易讓寶寶得“心”病。


  內心不獨立:寶寶能否正確地認識自我,是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2-3歲的寶寶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對人對事有自己童真的想法。如果天天和爸爸媽媽擠在一張牀上,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孩子的心理依賴就會像小蟲子一樣慢慢滋生、長大,日久天長變得離了父母這根“柺棍”不會走路、自己的小腰板挺不起來。兒童教育專家認爲:孩子的獨立是從形式到內容的,“形式”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孩子的行爲方式,“內容”是孩子的內心。幼兒適時和父母分牀,對於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促進其心理成熟十分必要。這種獨立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與孩子日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直接掛鉤。


  戀父或戀母:3歲左右的寶寶能分清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並把自己划進男或女的範圍,有了最初的性別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心理發育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必然會在感情上更加依戀父母中一方或雙方。理想的結果是男孩跟父親認同,女孩跟母親認同。如果男孩更傾向於母親,女孩更傾向於父親,此時孩子又不和父母分牀,有可能助長其戀母或戀父情結,尤其是那些長期和媽媽或爸爸摟着睡的男孩或女孩;即便孩子都依戀或都不依戀也不好,它讓孩子弄不清應該依戀誰、學習誰,缺乏作爲一個男人或女人應有的自信、自愛和自律,嚴重的可能形成“性身份障礙”, 造成“男不男,女不女”。


  性幻想:稍大一點的幼兒與父母同牀“親密無間”,肯定沒有好處。有時候孩子好像是睡着了,但仍然有可能聽到點什麼,看到點什麼,或感受點什麼,它比成人預料的要多得多。儘管我們可以百分之百地承認孩子不明白父母在做什麼,但這仍會在孩子的內心形成模糊的記憶,生根發芽,造成不可言說的心理負擔,形成某些父母不易察覺的心理感覺。這種感受如果沒有找到恰當的疏通渠道,有可能把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帶入青少年階段,甚至成人階段。隨着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發育,容易滋生孩子有害的性幻想。


  通常情況下孩子跟媽媽睡在一個牀上,自然會影響到夫妻關係,父親有意無意就會感受到有一種被拒絕感、被拋棄感,也就是說對母親來說孩子代替了丈夫的位置。


  在西方發達國家,讓寶寶一生下來就自己睡一個房間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嚎啕大哭,引來了父母,得到的也只是些寬慰,絕不可能“插足”到父母的房間。孩子長到5~6歲,他們非常感興趣做一種遊戲式的睡覺,那就是sleeping over ——幾個小朋友自願商定集中到一位小朋友家去睡覺。他們分別帶好自己的睡袋、洗漱用品,集中到一位小朋友家,晚上可以讓孩子感到其樂無窮。


  自己睡,從多大開始?


  不少年輕的爸爸媽媽在生兒育女這件人生大事上,絕不忽視與國際接軌:抓住關鍵期,給孩子一個相對獨立的睡眠空間。那麼,孩子到底多大和父母分牀合適?一些教育及心理專家的共識是,根據寶寶性格特點和家裏的居住狀況,決定讓寶寶自己睡的時間,當然越早越好。


  最佳的嬰兒期:條件具備,最好在寶寶出生前就佈置好色彩斑斕的嬰兒房。從一降生就培養寶寶單獨睡的習慣,日後寶寶就不會經歷被“改造”之苦。但多年的積習、初爲父母的擔憂,總令一些新手爸爸媽媽視近在隔壁的寶寶如遠離千山萬水;絕大多數寶寶即便只有幾個月大,也知道怎麼跟爸爸媽媽“要條件”,哭就是最好的“討價還價”的手段。這足以讓心太軟的爸媽心驚肉跳,有相當一部分寶寶的“單獨睡”因此半途而廢。所以,新手爸媽最先要戰勝的是自己。


  個性萌發的低幼期:2~3歲寶寶能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自我意識開始一天天壯大,事事不喜歡別人插手。也正是由此開始,孩子能夠初步地照顧自己,在生活需要方面擺脫對父母的完全依賴。這恰是培養孩子從行爲到心理獨立的好時機,最好能讓寶寶自己“獨霸”一張牀,藉此培養可謂趁熱打鐵。


  獨立意識“發達”期:小傢伙長到4~5歲,其性格特徵已顯出端倪,順應他的個性,適時地加以鼓勵、引導,小王子、小公主頭腦中的自主概念就像充了氣的氣球膨脹開來,自立和自理的本領都會大大增加。然而,父母如果不給孩子自由的空間,事事不放手,他們很自然地把“依賴”看成必然。一旦不好的習慣養成,改起來可就麻煩了,孩子的內心還要經過一段痛苦的礪練。前車之鑑是最好的提醒:假如這個時候孩子還試圖“黏”在大牀上不走,爸爸媽媽要軟硬兼施,激勵法加激將法,讓孩子心甘情願、高高興興地走向小牀和自己的房間。


  助寶寶獨自做個好夢


  讓寶寶服服帖帖地獨居小牀,相應的準備和技巧是不可少的。


  讓寶寶聽到你的聲音:安全感是寶寶自己睡的前提,4~6個月的嬰兒,已經開始對周圍環境有所響應,從這時開始,對父母的離去或獨自一人產生緊張的情緒。這時,無論爸媽身在家裏的哪一處,都要讓寶寶聽見你的聲音,讓他清楚知道你就在附近;對寶寶的情緒反應隨時做出響應。這種安全感,可以給寶寶自己睡的勇氣和信心。


  佈置一個寶貝喜歡的“窩”:如果寶寶有單獨的房間,最好把它裝點成色彩斑斕、別緻的“兒童樂園”,牆上貼一些靚寶寶的照片和孩子喜歡的動畫人物。小牀及其周圍更透着你的獨具匠心。比如,把小牀佈置成一條小船、軍艦、大汽車或胖胖熊,周圍掛上卡通小動物、帶有悅耳聲音的小玩具、漂亮的貼畫等做裝飾,再把寶貝平時喜歡的玩具擺在牀邊,告訴他,小動物是他的保護神。童趣和溫馨迷漫,孩子的安全感會油然而生。


  看得見的榜樣:帶寶寶到朋友家串門,爸爸媽媽有意識地當着寶寶的面詢問小主人跟誰睡,並作出驚喜的樣子說:“你真行!一個人睡一張牀,像個大孩子了。”隨後徵得寶寶的同意,參觀小主人的牀,誇小牀柔軟、漂亮。這時候,孩子會因羨慕覺得:“我也應該有自己的牀”,並希望在小朋友面前表現一下自己也長大了的樣子,父母則可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單獨睡一張小牀。還可尊重寶寶的願望,不斷變換小牀的佈置,讓孩子總是充滿新鮮感。


  睡前故事加晚安:和寶寶分牀的最初階段,爸爸媽媽在寶寶睡前多陪他一會兒,講些好聽的故事或讀孩子喜歡的書,也可和寶寶一起聽配樂童話故事,或放一段輕鬆、優美的音樂。之後,平靜地和寶寶互道晚安,再和寶寶一起向娃娃、玩具、寵物說晚安,這樣的儀式,將讓寶寶有更多的安全感,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在愉快的氛圍中,使寶寶心情放鬆,產生想睡覺的感覺。


  Tips:解決孩子夜間出房間的問題 


  用了不少時間把孩子安頓在牀上睡覺了,可是還不到10分鐘,他又跑出來了,對此你可用以下辦法:


  ·讓孩子重新回到牀上,並讓鬧鐘一分鐘以後響,告訴孩子鈴響之前你會回到他的房間看他。如果你回來時他好好躺在牀上,就撫摸他的後背作爲獎勵,以後逐漸延長看他的時間。必要時把鐘上好,給他讀故事直到他入睡。 媽媽在白天的時候和孩子躺在一起,讓孩子閉上雙眼,語調柔和地給他描繪:“浪花正在輕輕拍打海岸,然後又靜靜地退了下去。”媽媽反覆地講這句話讓孩子安靜地閉上眼睛,心裏想着浪花。


  ·給他準備一個口袋,放上他可能需要的各種東西;手電筒、他最喜歡的玩具、錄音機和收音機等。2-3歲的幼兒需要睡在有欄杆的小牀上。如果你已經是第四次給小寶寶蓋被子,吻他和道晚安了,那麼,不管他怎麼哭鬧,都要等上20分鐘再進去(除非他可能真有什麼事),如果他20分鐘後還在哭,進去告訴他該睡覺,吻他,告別再離開他。如有必要,等20分鐘再進去看他。每天都這樣做直到他明白自己的計謀沒有用處爲止。注意,如果他停止了哭鬧,你要多等一會兒讓他睡着後再進去否則你不得不再次哄他睡覺。


  ·使用表格。這個方法對3歲以上的孩子有效。讓孩子用得到的分數換取自已想要的獎品。開始時,他在牀上呆上5分鐘就可得分,以後逐漸延長得分的時間。


  ·不要爭吵。如果你的方法仍不見效,你可能有必要使用一些處罰辦法,例如,剝奪孩子第二天做一些活動的權利或要讓他提前上牀睡覺等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