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很容易受涼,導致外寒內熱,引起“寒包火”感冒。
感冒但是口臭便祕
前兩天,南寧市民曹女士帶着5歲的女兒到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門診就診,她表示,這兩天女兒感冒了,咳嗽流鼻涕,自己在家吃了一點感冒藥之後,咳嗽沒怎麼好轉,還出現了便祕,而且每天起牀聞到口臭味。她覺得這感冒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於是帶女兒前來就診。
經診斷,該門診的翁惠主任醫師表示,這種感冒類型在這個季節很常見,即外寒內熱型,俗稱“寒包火”。若服用溫寒的藥物,會使感冒加重,應該以清熱解毒爲主。
“非時之氣”危害健康
翁惠說,冬季該冷不冷、夏季該熱不熱,或突然出現劇烈的天氣變化,比如原本溫暖卻驟然寒冷,原本涼爽卻突然酷熱時,人們的生理機能難以適應,就會引發各種疾病。中醫將這種異常的邪氣稱爲“非時之氣”。
在冬季,常在空調房裏呆的人,可能因爲不注意補水,加上過食燥熱之品,讓體內因熱邪犯肺而導致熱性感冒,而這類人羣可能又因爲接觸了外界的冷空氣,一時適應不了而出現寒熱交加,表象是受寒而感冒,但體內卻是“熱火朝天”。
因此,翁惠說,這種“非時之氣”對健康的影響很大,建議市民開空調時要注意內外溫差不要太大,以免身體難以適應。
早期可喝熱湯驅寒
治療“寒包火”型感冒,正確的做法是:在早期用生薑或大蔥的白莖煎湯服用,或喝些熱湯、熱粥等發發汗,既驅散束縛體表的寒邪,又使體內的火熱隨汗透出體外,感冒就可以迅速得到緩解;如果感冒比較重,則應當服用感冒清熱沖劑、感冒軟膠囊等中成藥,來散外寒、清內熱。
翁惠說,有的人因爲嗓子疼、咽乾口臭的症狀比較重,而忽視了畏寒、鼻塞、流涕的寒象,因此一開始就猛地吃清火片,結果在無法驅散束縛體表的寒邪的情況下,體內的熱由於沒有宣泄的出路,就會形成持續高燒不退的現象。
“寒包火”型感冒,表象是咳嗽流涕,但內在卻有“上火”的跡象如口乾便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