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廣大網友帶來的文章是關於呼吸內科相關的常見疾病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您解決所遇到的健康方面問題、能夠有所收穫,那就是對公益健康知識網站長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祝您身體健康! 

 

非結核分枝桿菌病應該如何治療?非結核分枝桿菌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非結核分枝桿菌可引起肺部和肺外病變,臨牀表現不一。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臨牀表現酷似肺結核,多數病人起病較緩,有咳嗽、咳痰、痰血、低熱、消瘦和乏力等。亦可無明顯症狀或僅略有咳嗽、咳痰,而由肺部X線檢查發現病變。亦可有高熱、畏寒、咳嗽、胸痛,類似肺部急性感染。部分人因合併其他肺部病變,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症,囊性纖維化、肺結核、肺塵埃沉着病,或合併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或因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以致臨牀表現互相混淆,不易辨別、HIV感染及AIDS患者併發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或播散性非結核分枝桿菌病臨牀表現更不典型。

非結核分枝桿菌肺外病變包括:淋巴結炎,皮膚軟組織感染,骨關節病變、生殖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病變,及全身播散性病變。

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的診斷需結合接觸史,易感性,基礎疾病,臨牀表現,胸部X線表現,病原菌檢查,甚至病理組織學檢查,作綜合判斷健康問題。

1.胸部X線檢查 胸部X線平片常顯示單、雙側上肺野纖維結節狀陰影,當病情進展時病竈擴大融合,且邊界模糊,並出現薄壁空洞,空洞周圍浸潤及播散病竈較少,慢性空洞呈厚壁和蜂窩狀影,兩肺下葉尖段病竈亦常見。糖尿病及其他免疫抑制者常表現爲中、下野小結節狀病竈,較少見胸腔積液,高分辨度胸部CT掃描能更清晰顯示肺部病竈,以及伴隨的多發性支氣管擴張。

2.細菌學檢查 痰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塗片和培養爲最常見的檢查方法,塗片抗酸染色(Ziehl-Neelsen)陽性,但檢出率低,且不能與結核分枝桿菌作鑑別。需作培養和生化檢查如煙酸試驗、過氧化氫酶試驗和芳香硫酸酯酶活性等。

但檢驗費時,不能及早得到檢驗結果,近年有一些快速培養和菌型鑑定方法已有臨牀應用,例如BACTEC液體放射核素培養基結合覈酸探針,可以顯著節省檢測時間,對常見的鳥複合分枝桿菌、堪薩斯分枝桿菌等能提供迅速、準確的診斷,但由於基因的異質性,因此對某些結核分枝桿菌檢測的敏感性不高,非結核分枝桿菌對常用抗結核藥物的耐藥發生率高,因此應作耐藥性測定。

由於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臨牀表現往往與肺結核相混淆,影響診斷和治療,因此“肺結核"患者有下列情況時,在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同時,應作非結核分枝桿菌檢查。

(1)痰培養陽性,但菌落形態及發生情況與人型結核桿菌不符。

(2)初治患者首次分離出分枝桿菌對一、二線抗結核藥物耐藥。

(3)患者經用各種抗結核藥物治療無效,痰菌持續陽性。

(4)新發現肺結核病患者,病變廣泛有空洞而症狀輕微,經正規化療3~6個月仍排菌,或無空洞的浸潤病變,經正規化療6個月以上仍排菌者。

(5)伴有免疫缺陷的肺病患者,如糖尿病、硅沉着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及HIV/AIDS患者。

(6)痰中發現抗酸桿菌,而臨牀表現與肺結核不相符者。

3.非典型(非結核)分枝桿菌肺病診斷試行方案(中華醫學會結核病科學會,1988年)

(1)胸片:有異常陰影,病變常與排菌有平行關係,且已除外肺結核感染者。

(2)細菌檢查:

①新發現病例1個月內3次培養中2次有同一病原性分枝桿菌。

②慢性肺部病變患者6個月內每月作1次痰培養,3次以上證明爲同一種病原性分枝桿菌。

③在經滅菌消毒的穿刺物、活檢、手術標本、活檢肺病竈中發現的非結核分枝桿菌,而無其他致病菌者(注:診斷爲細胞內分枝桿菌感染,痰培養菌落至少有1次在100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