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廣大網友帶來的文章是關於呼吸內科相關的常見疾病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您解決所遇到的健康方面問題、能夠有所收穫,那就是對公益健康知識網站長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祝您身體健康!腸桿菌肺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治療
1.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包括休息、護理、飲食、吸氧、鎮咳祛痰等一般治療。
(2)抗菌治療:選用針對致病菌並結合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
(3)併發症治療:對併發膿胸等及時穿刺或引流,若影響到其他臟器的功能,應作相應的處理。
(4)原發病的治療:原發病性質往往是決定腸桿菌屬細菌感染預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抗菌治療的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病。
2.抗菌治療
(1)腸桿菌屬細菌的耐藥性:近幾年,腸桿菌屬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逐漸增多飲食健康注意事項。對第一代頭孢菌素,陰溝桿菌和產氣腸桿菌有很強的耐藥性,但某些聚團腸桿菌和阪琦腸桿菌仍較敏感。2011年,Oale等比較了陰溝腸桿菌和產氣腸桿菌對11種抗生素的耐藥性,發現試驗菌株均對慶大黴素敏感。70年代中期,Moellering等對分離到的3000多株腸桿菌進行研究,發現耐慶大黴素已達10%,耐阿米卡星爲2%。1994年國內一組報道腸桿菌對臨牀常用10種抗生素的耐藥率,除阿米卡星外,其餘均達40%以上。
因此,有人主張治療腸桿菌肺炎,總要根據藥敏結果選擇兩種抗生素聯合,最好爲抗假單孢青黴素和氨基甙類抗生素。但近年應用的新一代頭孢類和喹諾酮類對腸桿菌亦有良好的作用,可酌情選用。
(2)抗生素的選用:
①青黴素類:A.哌拉西林(piperacillin):近年國內文獻報道腸桿菌屬對其耐藥率幾達100%。因此,除非有藥敏結果證實,否則不宜作爲首選藥物治療腸桿菌肺炎。常用量:輕症每天4~8g,重症感染可加倍,分4次應用。B. 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黴):抗菌譜與羧苄西林相似,不耐β-內醯胺酶。胸腔積液濃度爲血濃度的一半,痰濃度較低。國內一組報道腸桿菌對其的耐藥率爲100%。一般認爲對腸桿菌感染,常需與氨基甙類合用。成人用量:200~300mg/(kg·d),分次給予。
其他如:替莫西林(羧噻吩甲氧西林)、卡茚西林(茚滿酯羧苄西林)也可使用。
②頭孢菌素類:A.頭孢噻肟(claforan):具有強大的廣譜殺菌和抑菌作用,能對抗多種細菌產生的β-內醯胺酶,特別對腸桿菌科的作用尤爲突出。其代謝產物乙醯頭孢噻肟也具有抗菌活性,且與本品具有協同作用。用法:1~2g/d,2次/d,嚴重感染每天12g,分3~4次。B.頭孢唑肟(頭孢去甲噻肟):抗菌譜與頭孢噻肟相似,對β-內醯胺酶穩定,與氨基糖甙類抗生素聯用,療效明顯增強。臨牀總有效率90%以上。成人:2~4g/d,重症10~12g/d,分2~4次用。C.拉氧頭孢(羥羧氧醯胺菌素):爲部分合成廣譜抗生素,對腸桿菌科細菌所產生的β-內醯胺酶高度穩定。對包括腸桿菌屬細菌等革蘭陰性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耐慶大黴素、妥布黴素、氨苄西林和頭孢噻肟的腸桿菌對本品仍敏感。各種滲出液中濃度高且維持久呼吸內科的常見疾病。對腸桿菌等引起的各種感染,總有效率爲83.2%,用量:1~4g/d,分2次肌注或靜注。
其他如:頭孢曲松(ceftriaxome)、頭孢他啶(cefortam)、頭孢哌酮(cefoperazone)、氨曲南(噻肟單醯胺菌素)均有一定療效,可根據情況加以選用。
③氨基甙類:氨基甙類抗生素中的慶大黴素、妥布黴素和阿米卡星爲治療腸桿菌感染的常用藥腸桿菌肺炎的症狀,國內報道慶大黴素的耐藥率達40.9%,故臨牀較少用。阿米卡星的耐藥率較低,爲4.84%。妥布黴素和阿米卡星的常用量分別爲160~240mg和400~800mg,分次肌注。
近年應用的新葯有:西索米星(sisomicin)、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黴素)、阿司米星(福提黴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