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王婆婆是20年代就參加革命的離休幹部,年逾八旬,依然腰板硬朗,與老伴過着安逸的生活,且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羨煞旁人。可當別人讚譽她幸福的晚年時,我注意到她似乎總是難展笑容,偶爾眼中掠過一絲隱痛,似有難言之隱。終於有一天,身旁無他人時,王婆婆悄悄地問我,有無辦法治好她的“漏尿”。

  經我細問方知道,原來王婆婆飽受“漏尿”的困擾已多年。大約從絕經前後開始,她偶爾出現打噴嚏、咳嗽時漏尿。以後逐年明顯,在行走快些、大聲講話、大笑或提重物等均可出現漏尿,且越來越頻繁,想忍也忍不住,常常弄得褲襠溼漉漉的。有時,在某些場合,一不小心還弄得十分尷尬。她說着這些時顯得一臉的難堪和無奈。我不禁問她:“你怎麼不早去看醫生呢?”她嘆了口氣說:“我們年年體檢,醫生都說我身體無恙,我以爲這只是老人的小毛病,也不好意思去看醫生。哪知道前些天聽我那才四十幾歲的女兒說,她也有這樣的毛病,我才忍不住問問您。”

  王婆婆和她女兒的這種“漏尿”,醫學上稱爲“壓力性尿失禁”。主要原因是婦女有過分娩,以致膀胱肌肉鬆弛;進入更年期後,卵巢產生的雌激素減少,使膀胱下垂、骨盆底部的肌肉功能減弱,當膀胱壓力增加(如打噴嚏、咳嗽、大笑、大聲講話、快速行走等動作)時,這些肌肉不能發揮收縮括約肌功能,使尿出口處關不緊,便出現溢尿或尿失禁。這種情形會隨着絕經後卵巢功能消失,年齡增大而逐漸加重。壓力性尿失禁在婦女中並不少見,根據多項國內外的調查顯示年齡在40歲以上的婦女中,6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壓力性尿失禁的症狀。可見這一問題困擾着相當大的一組人羣。壓力性尿失禁當然不是致命的毛病,但卻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精神狀態,正如王婆婆所說的,連笑也不敢盡情。還會令不少人產生自卑、悲觀的心態,深受困擾。而醫學知識的缺乏和傳統的保守觀念令許多這類患者沒有及時地尋求醫治。

  實際上,壓力性尿失禁是可以醫治的,特別是隨着社會老齡人口比例日益增加,這類病人逐漸增多,已引起醫學界的關注,並加強了研究。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包括自我訓練有關肌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這些治療方法的選擇依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及身體狀況而定,當然是越早期處理效果越好。王婆婆經過醫生檢查後接受了手術治療。當我再見到出院後的王婆婆時,她笑容滿面地告訴我:“我現在可以開懷大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