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廣大網友帶來的文章是關於呼吸內科相關的常見疾病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您解決所遇到的健康方面問題、能夠有所收穫,那就是對公益健康知識網站長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祝您身體健康!

1.腎炎 是本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其發病率,國外報道爲22%~60%,國內報道爲12%~49%。一般於紫癜出現後1~8周內發生,輕重不一。有的僅有短暫血尿、有的很快進展爲腎衰竭,主要表現爲肉眼血尿(30%)、蛋白尿(<1g/d佔50%~60%)水腫、高血壓、偶可見腎病綜合徵(尿蛋白>3.5g/d者佔15%~39%)。腎活檢有一定程度改變者爲80%,90%~95%於數周至數月內恢復正常,發展成慢性者少見(6%)。少數可表現爲腎病綜合徵。過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腎炎與IgA腎炎有時無法區別,但單核及T細胞浸潤只見於前者,而IgA腎炎起病常呈血尿而無全身症狀,多見於青壯年,有助鑑別。腎臟活檢顯示有節段性或少見的瀰漫性腎小球增殖,伴毛細血管被纖維蛋白樣物質閉塞。

2.偶見有哮喘,聲帶部水腫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是一種嚴重的併發症,但較爲罕見,也有並發心肌梗死,肝大,缺血壞死性膽管炎及睾丸出血的報道。

 

小兒過敏性紫癜應該如何預防?

多爲急性起病,首發症狀以皮膚紫癜爲主,部分病例腹痛、關節炎或腎臟症狀首先出現。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伴有低熱、納差、乏力等全身症狀。

1.皮膚紫癜 病程中反覆出現皮膚紫癜爲本病特徵,多見於四肢及臀部,對稱分佈,伸側較多,分批出現,面部及軀幹較少;初起呈紫紅色斑丘疹,高出皮面,繼而呈棕褐色而消退,可伴有蕁麻疹和血管神經性水腫,重症患兒紫癜可融合成大皰伴出血性壞死。

2.消化道症狀 半數以上患兒出現反覆的陣發性腹痛,位於臍周或下腹部,疼痛劇烈,可伴嘔吐,但嘔血少見;部分患兒有黑便或血便、腹瀉或便祕,偶見併發腸套疊、腸梗阻或腸穿孔。

3.關節症狀 出現膝、踝、肘、腕等大關節腫痛,活動受限,呈單發或多發,關節腔有積液,可在數月內消失,不留後遺症。

4.腎臟症狀 本病引起的腎臟病變是小兒期最常見的繼發性腎小球疾患。腎臟症狀輕重不一,多數患兒出現血尿、蛋白尿和管型,伴血壓增高及水腫,稱爲紫癜性腎炎,少數呈腎病綜合徵表現;腎臟症狀絕大多數在起病1個月內出現,亦可在病程更晚期發生,少數以腎炎爲首發症狀;雖然有些患兒的血尿,蛋白尿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但大多數都能完全恢復,少數發展爲慢性腎炎,死於慢性腎功能衰竭。

5.其他 偶可發生顱內出血,導致驚厥、癱瘓、昏迷、失語,還可有鼻出血、牙齦出血、咯血、睾丸出血等出血表現,偶爾累及循環系統發生心肌炎、心包炎,或累及呼吸系統發生喉頭水腫、哮喘和肺出血。

典型病例診斷不難,若臨牀表現不典型,皮膚紫癜未出現時,容易誤診爲其他疾病,需與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風溼性關節炎、外科急腹症等鑑別。

皮膚症狀典型者,如紫癜在大腿伸側和臀部分批出現,對稱分佈,大小不等,診斷並不困難。急性腹痛、關節痛及尿液改變對診斷也有較大幫助飲食健康注意事項。1990年美國風溼病學會制訂的過敏性紫癜新的診斷標準如下:

1.可觸性紫癜。

2.發病年齡<20歲。

3.急性腹痛。

4.組織切片顯示小靜脈和小動脈周圍有中性粒細胞浸潤。

上述4條標準中,符合2條或以上者可診斷爲過敏性紫癜。本標準的敏感性爲87.1%,特異性爲87.7%。

 

小兒過敏性紫癜應該做哪些檢查? 

小兒過敏性紫癜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1.一般治療 臥牀休息,積極尋找和去除致病因素,控制感染,補充維生素。

2.對症治療 有蕁麻疹或血管神經性水腫時,應用抗組胺藥物和鈣劑;腹痛時應用解痙劑,消化道出血時應禁食,可靜脈注西咪替丁20~40mg/(kg·d),必要時輸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