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供暖之前家裏冷颼颼的,幾乎人人都將自己保護得很好,生怕得病。然而,暖氣一來,暖意融融的環境讓人頓時放鬆了“防備”。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內科教研室副主任洪珞珈教授提醒,如果供暖初期家裏準備工作做得不好,可能會給身體健康帶來麻煩。


  清掃暖氣死角


  供暖後,隨着室內溫度上升,一些灰塵、細菌等過敏原會伺機活躍起來,誘發咳嗽、哮喘等疾病。


  所以,供暖初期一定要用溼抹布清掃家中的衛生死角,特別是暖氣片下面、縫隙,以及衣櫃後面、牆角等。地熱供暖的家庭,每天還要清理地板上積聚的灰塵;鋪地毯的家庭要先用吸塵器徹底清理,然後在清水中加入幾滴風油精,用其清掃地毯,可使室內空氣溼潤;牀單被罩是塵蟎集中地,供暖期間更要勤換勤洗。


  每天別忘開窗


  家裏暖和了,往往就不愛開窗了。室內空氣因此而不流通,人容易出現頭暈、口鼻發乾,甚至咽喉腫痛等症狀。


  供暖初期,室內溫度突然變高,人體對冷熱的調節還沒適應,可以通過室內外空氣交換調節人們對溫差的適應能力。建議在供暖初期的半個月內,每天早中晚開窗通風三次,每次20分鐘左右。老人和孩子最好在開窗之前加點衣服,以免開窗後因溫度驟降而患病。如果有重病患者,則需縮短開窗時間。


  專家提示,需要注意的是,室內溫度不要因開窗而降到16℃以下,最好控制在16℃—22℃。


  暖氣搭溼毛巾


  冬季本就乾燥,供暖後室內空氣就更幹了。室內溼度過低時,呼吸道黏膜的水分會大量散失,導致口乾、舌燥,甚至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和鼻出血等,也極易誘發各種疾病,如皮膚瘙癢等。專家們實驗測定,冬季室內溼度在30%—60%時最舒適。建議如果室內溫度高、溼度低,最好每天用加溼器調整室內溼度,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在暖氣旁邊放盆水,或者將幾塊乾淨的溼毛巾搭在暖氣片上,讓水分慢慢蒸發,保持室內空氣溼潤。還可以養一些闊葉植物,但不能離暖氣片太近,否則容易乾枯。


  適度加強運動


  美國《肥胖評論》期刊上曾刊登過一項研究稱,長時間處在溫暖的環境中,身體能耗過少,最終會導致肥胖。除此之外,供暖後人的活動量明顯下降,身體素質也隨之變差。


  建議供暖後,要適度加強運動。如每週3—4次慢跑,每次30分鐘左右;或晨起到公園打太極等。活動不方便的老人也要每天外出曬曬太陽。


  冬季健身關鍵在于堅持,不能因爲天氣冷或者下雪就輕易放棄。美國得克薩斯女子大學運動專家約翰·鄧肯近期所做的一項調查證明:運動強度並不是最重要的,有規律纔是最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