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娜得了產後抑鬱症?讀到網絡上這則消息,不禁讓人吃驚。可是,仔細看看,又覺得不像,這充其量不過是一個靠“危言聳聽”的用詞來“譁衆取寵”的消息。儘管消息中用了“產後抑鬱症”這個詞,但接下來卻說“懷孕時”如何如何,而不是產後,況且後面又說到麥當娜“現在還沉浸在二度當媽的喜悅中”,豈不是前後自相矛盾嗎?更何況其中描述的症狀也非抑鬱症的典型症狀,所以,這則消息有點言過其實。

  所謂的“產後抑鬱症”是抑鬱症的一種,只不過病症發生在孕婦生產之後而已。據有關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抑鬱症,其人數要比男性多三倍。其中的原因很可能與婦女的生理特點有關,因爲婦女有一些男性所沒有的“非常生理週期”,在這些特殊的時期,女性體內的各種激素分泌失常,從而可能導致腦部的某些化學成分失去平衡,結果誘發憂鬱情緒和抑鬱症狀,嚴重的則出現抑鬱症。比如絕經期的婦女如果患有更年期綜合徵,則十有八九會伴隨有抑鬱症狀,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其中比較典型的異常反應是:突然有極度的精神失落感,同時伴有嚴重的失眠、便祕或高血壓,猶如身陷“精神煉獄”一樣,難以自拔,更嚴重的情況是甚至希望靠自殺來結束這種莫名其妙的、極度的痛苦。而在婦女的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因此出現抑鬱症狀的比例也不小。此外,還有一些社會心理因素會使婦女比男子更容易產生抑鬱症,家庭關係的失和、職業和家庭的雙重壓力等等,都會使婦女心理失調,乃至出現抑鬱症。

  對產婦而言,產後對自己正式進入母親角色缺乏心理準備,對孩子不滿意或家人對孩子不滿意(如孩子的性別)所產生的心理壓力,對工作前途的擔憂,因哺育嬰兒而造成的煩躁、疲勞和怨恨等,這些都是造成婦女產後出現憂鬱情緒的原因,如果這些不良情緒得不到及時的宣泄、緩解和消除,就容易出現抑鬱症狀,再嚴重些則會誘發抑鬱症。

  產後的抑鬱不僅會對母親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甚至還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比如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妨礙。倫敦一所精神病學院的研究人員曾對倫敦南部250名接受產前護理的孕婦進行產前產後心理狀況的跟蹤調查,發現其中約30%的人在產後一年裏患有抑鬱症。四年後對她們的孩子的一系列智力方面的測試表明,母親產後的心理狀況對孩子的智力有很大影響。更特別的是,如果同樣受到母親在產後一年中的抑鬱症影響,男孩的智商要比女孩低得多,也就是說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在智力方面受到母親產後抑鬱症的負面影響。而一旦過了這個時期,母親的心理狀態對不同性別孩子的影響的差別就不大了。研究人員對此的解釋是,從出生到一歲是人的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孩子在這一時期開始學走路、說話,並培養早期的社交能力。而智力的健康發展需要寬鬆的環境,此時母親若長期抑鬱,就會在無形中給孩子造成壓力,使孩子精神緊張或鬱悶,從而使智力不能得到充分開發。男孩子在這方面反應更爲強烈,說明在生命最初階段所遭受的壓力面前,男性比女性更加敏感和脆弱。所以,無論產婦本人還是親友,一旦發現當母親的有抑鬱傾向,就應該及時予以幫助。好在現代醫學發達,對抑鬱症可以選擇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但在妊娠期、哺乳期,藥物不是好的選擇),甚至是集體出遊、聊天等活動都有助於病症的緩解和消除。

  順便一提,美國有人對產後抑鬱症還有個有趣的發現:不僅有“抑鬱媽媽”,還有“抑鬱爸爸”,研究發現兩者數量不相上下。這些抑鬱爸爸和產婦一樣,在嬰兒出生8周後會出現中等程度的沮喪症狀。其原因是現代社會隨着婦女地位的提高,哺育嬰兒已經不完全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了,孩子出生後生活責任和負擔的加重對男性同樣是個考驗,有的人缺乏事先的心理準備和事後處理消極情緒的對策,結果便成了患“產後抑鬱症”的爸爸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