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給廣大網友帶來的文章是關於呼吸內科相關的常見疾病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幫您解決所遇到的健康方面問題、能夠有所收穫,那就是對公益健康知識網站長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祝您身體健康! 

氣管先天性疾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氣管先天性疾病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先天性氣管疾病一般在出生後就有症狀,故容易診斷,本病的鑑別主要集中在各種先天性氣管疾病上,現簡單地介紹一下各類先天性氣管疾病:

(1)氣管閉鎖或缺如:這種病例出生時即死亡,但喉和肺可發育正常,有時支氣管與食管相通。

(2)氣管食管瘻:這種畸形比較常見,其發病率在新生兒中約1/3000。1670年Durston報道首例先天性食管閉鎖。Gibson於1697年報道先天性食管閉鎖伴食管氣管瘻。1939年Ladd和Levin對兩例病人施行分期糾治術,獲得成功。1941年Haight和Towsley報道首例一期糾治術,獲得成功。

先天性食管閉鎖伴食管氣管瘻可分爲5型 :

Ⅰ型 食管近端及遠端均閉鎖,無食管氣管瘻。

Ⅱ型 食管近端有瘻與氣管相通,食管遠端呈盲端。

Ⅲ型 食管近端閉鎖呈盲端,遠端有瘻與氣管相通。

Ⅳ型 食管近端與遠端均與氣管相通。

Ⅴ型 食管無閉鎖,僅有食管氣管瘻。

最常見爲Ⅲ型,約佔85%~93%。本例爲Ⅳ型,比較罕見。食管閉鎖的典型臨牀表現爲生後餵奶後嗆咳,同時出現呼吸困難及面色發紺。患兒有唾液過多,可見帶泡沫的唾液從口腔、鼻孔溢出。當懷疑食管閉鎖時,經鼻孔或口腔插入胃管,正常小兒可順利進入胃內,而食管閉鎖患兒插管約8~12 cm即受阻,或導管屢次從口腔翻出,X線檢查能明確診斷。經導管注入1 ml造影劑即可顯示食管上段的盲袋及其位置。第Ⅳ型表現爲食管上段盲端有碘劑流入氣管內,同時胃腸內充氣,造影劑可經氣管入另一瘻口至食管遠端氣管先天性疾病的症狀,治療,預防,檢查呼吸內科的常見疾病。

(3)氣管蹼:氣管腔內呈現薄層結締組織隔膜,隔膜中央部分有小孔,供氣體通過。氣管蹼常位於環狀軟骨下方。氣管X線斷層攝片及內窺鏡檢查明確診斷後,可經氣管鏡切除隔膜。隔膜長而厚者先在氣管蹼下方施行氣管切開,插入導管,待長大後再切除氣管蹼(圖1)。

圖1  氣管蹼

(4)先天性氣管狹窄:氣管壁發育無異常但管腔狹窄。狹窄病變的範圍和形態有三種類型(圖2):①氣管全段狹窄:環狀軟骨內徑正常,環狀軟骨下方的氣管腔全段狹窄,隆突上方狹窄程度最爲嚴重,有時內徑僅數毫米。主支氣管正常。②氣管漏斗狀狹窄:可發生在氣管上段、中段或下段。狹窄段長短不一。狹窄段上方氣管口徑正常,狹窄段內徑逐漸狹小呈漏斗狀。③氣管短段狹窄:常發生在氣管下段,窄段長短不等,可伴有支氣管異常,此型最多見。

(1)氣管全段狹窄

(2)氣管漏斗狀狹窄

(3)氣管短段狹窄

圖2 先天性氣管狹窄

胚胎學  食管和呼吸道在發生過程中均起源於胚胎原腸的前腸。原始食管位於呼吸器官的後方飲食健康注意事項。原腸分前腸、中腸和後腸三個部分。在早期,原腸的頭側和尾側均閉鎖。胚胎發生的第3週末,原腸頭側的咽膜破裂,使前腸與口窩相通。隨着心臟向下方移位,食管的長度迅速增加。胚胎發生第21~26日,前腸的兩側呈現喉氣管溝,繼而上皮生長形成食管氣管隔,將食管與氣管分隔開。如食管與氣管未完全分開,兩者管腔相通則形成食管氣管瘻。食管氣管隔向後偏位或前腸上皮向食管腔生長過度則形成食管閉鎖。此外,在食管發育的早期,部分前腸細胞自食管分離出來,並繼續生長,則可形成食管重複畸形,大多表現爲靠近食管壁的囊腫,有的囊腫與食管腔溝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