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擁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人成功的根源。幼兒的求知慾需要好奇心,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探索精神,好奇心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我們,來看看怎麼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正確的引導
對新鮮事物的探究反應就是好奇心,因此,父母要爲孩子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環境,使孩子能從中取得不同以往又神奇的感覺,激發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嚮往,父母要做的角色就是引導者。
方法一:使孩子的好奇心偏向大自然方面引導,父母可以帶孩子觀察秋天裏各種樹木花草的變化。例如在自然界中養小鳥、花卉,看看小鳥是怎樣變成漫天飛舞的燕子的,看看種子的一生要等待幾次,每次突破後有什麼變化,花蕾最後怎樣綻放花朵的。
方法二:引導孩子運用正確的方法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使幼兒對知識充滿渴求和探索。爸爸媽媽可以給幼兒講故事、開展家庭第二課堂,用科學知識來滿足幼兒的好奇,如做小傳聲筒、三原色實驗、小電燈等等。
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
第一:爸爸媽媽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的態度直接影響着孩子好奇心的的熱程度。父母應該鼓勵和歡迎孩子提問,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得到滿足,激發更多的“下一次”。相反,父母對孩子的問題置之不理,或者斥責孩子的提問,那麼孩子就不敢再提問,慢慢的對許多事物失去應有的好奇和熱情。
第二:回答孩子的問題時要注意引發孩子思考。如“這是什麼來的”這一類問題,可以直接回答孩子。當孩子問到比較複雜的問題時,例如關於邏輯關係的問題時,千萬不要簡單急切的回答孩子,應該引導孩子注意兩者的關係,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思維角度,通過觀察對比和思考來得到答案。
第三:有些問題的答案或者孩子暫時不能理解,不需要勉強他,安慰她:“你現在還小,一下子接受不了那麼多知識,以後上學了,學的東西多了,就會懂的了。”這樣可以引發增強孩子對科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第四: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當孩子問你問題你拿捏不準肯定的答案時,你要告訴孩子“不知道,等會媽媽查閱書本後再告訴你好嗎?”這樣的嚴肅的態度會使孩子學習起來。事後一定要記得把你查閱到的答案告訴孩子,給孩子一個滿意的答覆,切莫含糊其辭。
平常心對待孩子因好奇心而“闖禍”。孩子的好奇心往往表現爲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表現的好動,一方面表現的好問。孩子還小對於生活中的一些知識還不掌握,經常會發生一些破壞性的行爲,例如拆分鬧鐘,父母都應該認真對待,不可以責罰孩子打罵孩子,此時,應向孩子簡單介紹鬧鐘的構造、原理和正確的使用方法,然後和孩子一同把鬧鐘修好,這樣可以鼓勵孩子和培養孩子的求知慾,還可以培養他愛勞動的優良品質。
總結:對於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們不應該去無意間去打斷,應該讓其自由發揮,也應該去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失好奇心,讓其快快樂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