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長的假期中,總是避免不了闔家團圓、親友交往、外出遊玩之時大吃大喝的場景。當您同家人親友歡聚一堂頻頻舉杯,盡享豐富美食之時,別忘了健康纔是最重要的。有關專家發現,節假日發生飲食偏食的情況很嚴重,食品往往存在三多的現象,即“油膩的太多,辛辣的太多,食用甜品太多”。健康餐飲應該遵循的原則用一句話可概括就是要“吃得文明、吃得衛生、吃得科學”。
首先主食和副食的平衡十分重要,所攝食的食物中動物性食物不應超過植物性食物。
主副食比例適當是營養平衡的重要前提。
其二是需注意葷素搭配,掌握好膳食的酸鹼平衡。
許多單位平時飲食清淡,而節假日會餐時,雞、鴨、魚、肉堆滿桌,大吃大喝以後,許多人感到發膩,殊不知,這就是“輕度酸中毒”的反應。正常人體血液呈弱鹼性,因此當食物中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的比例爲1∶4時最爲合適,餐後會感到很舒服。大凡富含蛋白質的魚、肉、海產品、貝類、蛋類等均屬酸性食物,過多食用會使血液從弱鹼性轉呈酸性,遂令人倦怠乏力,重則記憶力減退、思維能力下降。欲避免上述狀態,就必須增加蔬菜、瓜果、薯類、菌類和茶等鹼性食物。
其三是力戒空腹飲酒。
飲酒同時吃些鹼性食物蔬菜,可以減輕肝髒的負擔,醋拌涼菜以及水果都是不可缺的。這樣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體內燃燒,減輕酒精對肝髒的毒害。
從營養角度講,食用魚肉比食用豬、牛、羊肉與家禽肉更好。這也就是所謂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一條腿的”食物,除魚外還有包括真菌在內的香菇等。
暴飲暴食、過貪過飽可導致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膽囊炎等多種消化系統疾病發生。每當逢年過節,醫院內此類病人陡增便是明證。爲了防止“一頓吃傷,十頓喝湯”的現象發生,平時飲食和會餐時都應搭配合理,酸鹼平衡,減少筵席上的“山珍海味”,增加蔬菜、瓜果、豆類等鹼性食物。即使會餐和宴會也應搭配合理,上菜應注意菜餚的葷素搭配。營養平衡講究細水長流,因爲在一段時間內某種營養物質攝入過多,對健康有百害而無一利。
在制定出自己的美食計劃的同時,一定要記得安排好自己的膳食搭配和運動,以免得假期綜合症哦。下邊說說飲食方面的九項注意。
1.細嚼慢嚥:吃得太快,食物咀嚼不夠,會使消化液分泌不足,造成消化不良。
2.定時定量:假期期間,人們往往作息不規律,不是省略了某頓飯,就是集中在某一餐吃,甚至暴飲暴食,這樣會增加腸胃負擔。
3.早餐不可省:有了充分的時間可以睡懶覺,有時候起牀晚了連早餐也省了。但睡醒後,處於十幾個小時的空腹狀態,如果不進食,夜間分泌的胃液缺乏食物的中和,易導致胃腸不適。
4.保持愉快的心情:壓力、焦慮會讓胃酸分泌過多,是胃粘膜防禦機制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用餐時更需要放鬆,專心吃,避免邊吃邊開會,或邊吃邊讀書。
5. 餐後適當休息:飯後避免立刻工作或劇烈運動,但也不要馬上躺下來,趴睡或癱在沙發上看電視。
6. 睡前避免進食:睡前進食會增加胃的負擔,還可能使某些症狀惡化,儘量不要在睡前3小時內吃東西。
7.節制菸酒:含酒精飲料會降低胃粘膜抵抗能力,引發胃炎,如果非喝不可,也要避免在空腹時喝。吸菸會刺激胃酸分泌,甚至影響潰瘍痊癒。
8.充足睡眠:適當運動,有助於消解壓力,緩和情緒,降低腸胃疾病復發的機會。
9.宜攝取的食物:五穀類、不加糖奶類及奶製品,豆漿、蛋、魚、嫩而無筋的瘦肉、水果、新鮮蔬菜,這些都可促進腸胃蠕動,加快體內毒害物質的排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