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養生之道概念:佛教認爲生命無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長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對對身體的貪戀執著、過份的關照,認爲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佛修道,解決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貪瞋癡等煩惱,以自利利他,廣度衆生。另一方面,佛教認爲“人身難得”,應倍加珍惜。若病痛纏身,即無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業,死後還可能墮入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學佛人爲“借假修真”,應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儘可能長的壽命。佛教雖然不追求長生不老,但認爲長壽——有限生命的延長——是可爭取的,甚至憑着願力和禪定力可“住壽一劫”,一劫相當於一千六百萬年。

    佛教認爲,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分爲兩種,一種是身病,一種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與錯誤的思想和行爲有關,因此它們都可以通過修行得到治療。佛經中常讚歎佛陀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我們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薩像,不僅身形健碩、相貌莊嚴,而且神情愉悅、慈祥,這實際上反映了佛教對於健康的一種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壯、和諧;在心理上,堅毅安祥,充滿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達到這樣一種身心和諧的健康狀態。事實上,佛教僧團對於新出家或求受比丘戒者也有五官端正、身心健康的要求。



    能否健康、長壽,與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是密切相關的,但佛教更強調人自身的思想行爲有着決定性的影響。佛教徒的大量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歷代高僧大德積極實踐着佛陀的教導,大都健康、長壽。翻開佛教傳記,可知長壽的高僧史不絕書,其中大部分都有明確的生卒年月。樑庭燦著《歷代名人生卒年表》一書中附有《高僧生卒年表》,共錄561人。我們現在依據佛教史傳補上年過百歲者5人(寶掌、菩提達摩、慧可、智炫、鉢達囉),90餘歲者2人(慧休、普惠),80餘歲者2人(法顯、杜順),共9人,連原表人數合計570人。其中百歲以上計12人,佔2.1%;90歲以上42人(包括百歲以上者,下例同),佔3.76%;80歲以上者162 人,佔28.4%;70歲以上者361人,佔63.7%;65歲以上的433人,佔75.8%。

    這570人前後生存時間爲公元233—1884年,凡1652年,生活地區遍佈全國各地。他們中包括少數由印(西域)來華而度過晚年的僧徒。人數雖不算太多,但因他們都是爲人傳頌的高僧,所以最低限度要具備嚴持戒律的條件,即過一種清苦、勤勞、節制和規律性的生活。否則就會立即失去徒衆的信仰,甚或遭到僧團的驅擯而不成其爲高僧,更入不了傳記。所以上述統計數字也反映出佛教養生理唸的合理性,是積極的,主動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現代人常說的養生兩大命題爲:1、“生命在於運動”,2、“生命在於靜養”。前者偏重於外在的、生理的強化;後者偏重於內在的、心理的涵養。所謂“動形健身”、“靜神養心”,兩者都有道理,不可偏廢。佛教修行以禪定爲核心,養生自然以靜養見長,但對於運動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視的。如佛教《大毗婆娑論》卷151提到“長壽”的條件時說:

    “若有於壽,恆作、恆轉,受作、受轉;時行,處行;修梵行;食所宜、食應量,生者應熟、熟者棄之,於宜匪宜能審觀察;服醫藥、用醫言;避災厄;遠兇戲。由此等故,壽不中夭。”

    這些條件歸納起來就是:(1)經常做些主動的和集體要求的運動和勞動;(2)出行要選擇適當的時間、路程和目的地;(3)要斷除不正當的淫慾;(4)飲食要適宜、適量,避免過生過熟,要仔細盤算適宜不適宜;(5)有病要服醫生之藥,照醫生的話做;(6)要避開災害、厄難之事;(7)要遠離兇險的戲樂活動。

    自古以來,養生之道儘管有種種不同,但其原則是一致的。如果一個人能堅持實行“常運動,常勞動,慎行動,節淫慾,慎飲食,從醫囑,避災厄,遠兇戲”,長壽是不難的。而佛教的四衆律儀正好都貫徹了這些原則,所以最低限度可以使虔誠奉行的僧俗信徒基本上都能“樂其天年而不中夭”了。

   相關文檔擴展閱讀:佛教養生之道的100條法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