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通腑湯治療急性盆腔炎案例】吳某,女,42歲,1985年10月6日初診。下腹脹痛、腰痠、黃帶量多7天,發熱2天,5天未解大便,舌暗紅、苔黃厚,脈滑數。查血白細胞14.8×10 /L,中性粒細胞0.86。婦科檢查:外陰正常,陰道壁光滑,黃帶多,子宮頸輕度糜爛,子宮大小正常,雙附件增厚,觸痛明顯,子宮骶韌帶區觸痛明顯。B超:子宮大小形態正常,雙附件增厚。西醫診爲急性盆腔炎。中醫辨爲溼熱蘊結,腑氣不通。治當清利溼熱,理氣通腑。給上方6劑,加四黃散水蜜外敷下腹,125%毛冬青液100ml保留灌腸配合治療。  藥後大便通暢,熱退,腹痛、腰痛症減輕,舌紅、苔薄黃,脈弦細。上方去川楝子、延胡索、大黃,加牡丹皮、雲茯苓、澤瀉各15g,續服15劑。複查血常規正常,盆腔炎症吸收。

【清熱通腑湯方藥】黃柏、忍冬藤、虎杖各20g,蒲公英、赤芍藥、車前子各15g,薏苡仁30g,大黃(後下)9g,枳實、延胡索、川楝子各12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服。

【功效】清利溼熱,理氣通腑。

【按語】中醫認爲:“閉則邪留”,下焦壅滯閉塞,大便不通,邪無出路,因此,通腑瀉邪,清利溼熱是治療本病的原則。方中大黃、枳實等藥泄便通腑、疏導下焦壅實,給邪以出路;用黃柏、蒲公英、忍冬藤、薏苡仁、車前草、山梔子等清熱解毒利溼;125%的毛冬青液保留灌腸,四黃散水蜜外敷下腹部,病人發熱、腰痛、帶下量多等早期急性盆腔炎症狀能較好地控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