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過傳統的養生理論,秋季是最適宜人體進補的季節。此時進補,既是對夏季損耗進行彌補,同時也爲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秋季養生,從食補開始。


  立秋食補總方針


  立秋後,果實大量成熟,瓜果、豆莢類蔬菜種類很多,魚、肉、禽、蛋也比較豐富。人們選擇食物的範圍擴大了,但要注意平衡膳食。多吃溫、軟、淡、素、鮮的食物,生津、潤燥的新鮮蔬菜和時令水果,避免涼、燙、硬、辣及油膩的食品,忌暴飲暴食,“飲食有養,貴在調配”。總之,秋季養生應以“平衡膳食、辨證配膳”爲原則,進行合理的膳食搭配,纔是最好的養生方略。


  立秋養生五禁忌


  1.忌暴飲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而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2.忌刺激食品


  秋天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等。另外,還要避免各種溼熱之氣積蓄,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3.忌飲食過於生冷


  由於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爲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於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導致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4.忌過燥的食物


  中醫養生小常識認爲,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秋季燥邪當令,肺爲嬌髒,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秋令飲食養生應忌過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類的食物。


  5.忌情緒煩躁


  在秋季,天乾物燥,人們容易感到煩躁,情緒不太穩定,容易導致抑鬱症等心理方面的疾病。一定要保持開朗的性情,讓自己快樂起來,多和別人交流,平心靜氣的對待每一件事,只有這樣才能預防自己進入抑鬱的心理陰影。


  立秋後預防3種常見病


  1.防熱傷風


  立秋之後,溫差開始變大,中午熱,早晚涼。人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會有所下降。此時稍一着涼,就容易鼻塞、流涕、鼻癢、打噴嚏,發燒,俗稱熱傷風。熱傷風發熱重、惡寒輕,一般病人沒有寒冷的感覺,只是發熱,出汗多但是熱不退。


  2.防中暑


  當人在高溫(一般指室溫超過35℃)環境中或烈日暴曬下從事一定時間的勞動或活動,如果沒有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體內積蓄的熱量就不能向外散發,最終導致體溫調節發生障礙。如過多出汗,身體失去大量水分和鹽分,很容易引起中暑。


  3.防電冰箱腸炎


  立秋之後天氣不會馬上轉涼,還是比較炎熱,此時許多人依然喜歡吃冰箱中的食物。吃時似乎冰涼透心,渾身舒坦,令人愜意。但好景不長,往往幾小時後即出現耶爾氏菌中毒症狀,俗稱“電冰箱腸炎”。表現爲:腹部隱痛,畏寒、發熱、渾身乏力,噁心嘔吐,厭油、納差和輕中度腹瀉,嚴重者可致中毒性腸麻痹。


  總之,認爲,秋季養生遵循“養和防相結合”的原則,慢慢進行調整,逐漸從炎熱的夏季過渡到溫和的秋季中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