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殺手。據統計,中國乳腺癌的年平均發病率約爲50/10萬。一般來說,隨着年齡的增長,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逐漸升高,尤其是生育晚或者不生育的大齡女性,比正常妊娠和哺乳的年輕女性高2~3倍。患了乳腺癌還能不能懷孕?萬一在孕期發現乳腺癌該怎麼辦?這些是未育乳腺癌患者最關心的問題。

  乳癌患者生育不會增加復發風險

  對於還沒有懷孕的乳腺癌患者,能否懷孕取決於患者本人是否還有懷孕的機會和能力。因爲乳腺癌的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等都對卵巢功能有影響,導致乳腺癌患者不容易受孕。有研究表明,那些術後生育了孩子的乳腺癌患者比沒有生孩子的患者預後好。引起這種差異的原因很多,但起碼可以說明,乳腺癌患者不要因爲擔心復發風險而放棄做母親的權利。

  對於將來想要孩子的乳腺癌患者,治療時應考慮到放化療對卵巢的影響,因此醫生在制訂治療方案時會注意保護患者卵巢的功能。如有必要,患者還可以在治療前採取卵子冷凍的方法將卵子保留下來,以備將來使用。

  妊娠中後期患病可不終止妊娠

  如在孕早期發現乳腺癌,最好的策略是終止妊娠。但如果在孕中期或者孕晚期發現患有乳腺癌,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方案,不一定非要終止妊娠。但是,繼續妊娠並不意味着對乳腺癌聽之任之,需要通過積極的化療或者手術治療來控制乳腺癌的發展。

  治療妊娠期乳腺癌應到正規的乳腺專科醫院就診,主要手段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和靶向治療。不同的治療手段對胎兒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其中放療和內分泌治療對胎兒發育影響最大,在整個妊娠期間都應避免。化療在孕中後期是可以進行的,對胎兒的健康影響不大,其方案的選擇可參考非妊娠期乳腺癌的常規治療來確定。

  有些準媽媽因爲害怕化療對胎兒有影響而提前終止妊娠,但這樣娩出的早產兒比那些母親接受過化療、足月產出的胎兒併發症更高。說明化療對胎兒的影響小於不足月早產帶來的危害。

  在預防乳腺癌方面,雖然我們不能改變性別、年齡、遺傳等部分乳腺癌危險因素,但是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還是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的,這其中包括母乳餵養、避免多次人流、限制高脂飲食、多運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醒:三種女性產後容易患上乳腺癌

  1、不愛哺乳的媽媽易得乳腺癌

  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在生產之後以母乳餵養的時間越長,日後發生乳腺癌的危險越小。 研究專家指出,很多女性在嬰兒6個月大後,便不繼續餵哺母乳。如果她們能夠餵哺6個月以上,每年至少有1000人可免受乳腺癌的侵犯。通過哺乳可以促使女性的內分泌系統進行調整,使性激素逐漸恢復到平衡狀態。資料表明,哺乳次數越多,時間越長,乳腺癌的危險越小,而未哺乳女性的乳腺癌發生率要比哺乳女性高出5倍左右。

  2、產後不當擠奶易得乳腺癌

  乳房是個非常嬌氣的地方。對乳房護理知識不瞭解、沒經過正規培訓的人,無法掌握好手法的輕重,多用蠻勁對乳房進行暴力擠壓。暴力擠壓,不僅不能將乳汁淤積的乳腺管通開,反而還會使乳汁淤積更嚴重,從而引髮乳腺炎,繼而導致乳腺癌。 此外,對於乳頭發生皸裂的產婦,如果按摩者不衛生,會大大增加感染的機會,細菌可從乳頭皸裂處進入乳腺組織,從而引髮乳腺炎。

  3、產後護胸不當容易致乳腺癌

  有些女性,生育之後感到過度乳房增大,認爲不美觀,便使用乳罩予以壓迫,殊不知這種“壓迫法”往往會適得其反,一旦解除“壓迫”,乳房立刻一蹶不振耷拉下來。 人工填充:至於採用填充材料來豐乳“增肥”的人工方式,對健康有着嚴重的影響。國外有資料統計,硅膠之類的填充物在體內時間長了,容易誘髮乳腺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