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都知道,在進行產檢後期檢查中,要進行“唐篩”與“糖篩”檢查,這兩種檢查聽起來似乎相似,但其實內容卻很不相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檢查,而是檢查時間也不同,唐篩一般在懷孕15-20周進行,糖篩多在24周時進行。不瞭解的孕媽媽來看下吧,其區別主要是:


首先,兩種檢查的含義不同。“唐篩”是唐氏篩查的簡稱,而“糖篩”則是易變糖尿病的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的簡稱。

其次,兩者檢查內容和對象均不同。唐篩是唐氏綜合症的篩查,是檢查寶寶是否會是先天愚型的唐氏兒,檢查指標主要是甲胎蛋白、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遊離雌三醇;糖篩則是排查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檢查準媽媽的血糖情況。

再次,兩者檢查項目的要求不同。雖然都是抽血,但唐篩不需空腹直接抽血即可,而糖篩則需要提前12小時停止進食和飲水,然後再口服葡萄糖水之後1小時抽血。

根據檢查結果所做的後續程序不同。唐篩如顯示高危,醫生會建議作羊水穿刺進一步分析,而糖篩高危,醫生則會建議繼續做糖耐檢查。

所以說糖篩是檢查看血糖是否偏高,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而唐氏篩查是看胎兒的智力發育情況的,這兩項檢查是不一樣的,每個檢查在孕期都要做好,以防萬一。

其實,在產檢中,如果準媽媽自己還不清楚,或者還未明白這兩種檢查的區別,一定要詢問清楚,以確定檢查內容,以及時發現孕期異常狀況,提早做出干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