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傳來同齡人身患乳癌的噩耗,你會不會擔心自己有同樣的遭遇?一覺醒來發現乳房周遭有了變化,不是腫塊,但有可能癌變嗎?讓我們一起探尋乳癌的真相吧!


  一、自測:乳腺癌的早期症狀


  1、乳房腫塊:患側乳房出現無痛的、單發的小腫塊,多位於乳腺的外上象限。


  2、乳腺外形改變:可見腫塊處皮膚隆起,有的局部皮膚呈橘皮狀,甚至水腫、變色、溼疹樣改變等。


  3、乳房皮膚及輪廓改變:乳頭近中央伴有乳頭回縮。乳房皮膚有輕度凹陷,乳頭糜爛、乳頭不對稱,或乳房的皮膚有增厚變粗、毛孔增大現象(醫學上叫做“橘皮症”)。


  4. 淋巴結腫大: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質硬,晚期在鎖骨上同側腋窩也可摸到。


  5. 其他方面:少數人可能有對溢液呈血性、水性溢液。


  二、乳腺癌六大誤區


  誤區1:


  男性怎麼可能得乳腺癌。


  有乳腺就可能患乳腺癌,乳腺癌是由於乳房細胞內出現惡性的腫瘤組織所致,男性也有乳腺組織,所以同樣有可能得乳腺癌。


  男性乳房沒有小葉及腺泡的發育,因此乳房比女性小得多。但是,正因爲男性的乳腺組織較薄弱,一旦發生乳腺腫瘤,很容易向四周擴散,無需太長時間,腫瘤細胞就能擴散到乳房的皮膚和肌肉組織,因此,男性乳腺癌患者往往在初次就診時就已是疾病晚期。


  所以,男性在日常生活中要高度警惕乳房異物。如果男性在平時發現乳房出現局部疼痛和壓痛現象,發現邊界不清的無痛性腫塊,乳頭向內凹陷,或有分泌物時,應立即到醫院的乳腺專科進行相關諮詢與檢查。


  誤區2:


  “啊,我摸到乳房內有一個腫塊,我肯定得了乳腺癌!”


  其實,許多乳房腫塊是良性的。之前有項調查顯示:40歲以下有乳腺腫塊的女性患者,對她們進行活組織切片檢查,90%的結果都是良性的。


  因爲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女性在生理週期之前或生理週期期間,經常會出現乳房脹痛或摸到乳房腫塊,只要生理週期結束之後發現腫塊已經消失,就表明並無大礙。


  誤區3:


  自我檢查時,沒有發現乳房內有腫塊,因此覺得自己肯定沒有得乳腺癌。


  乳房腫塊並不是乳腺癌的唯一症狀,許多病人的早期症狀只是乳房的對稱性改變,如皮膚變厚、乳房皮膚出現橘皮樣變、乳房有分泌物、溢水或溢血等。


  可是,有些患者甚至沒有任何典型症狀,也沒有感到周身不適。醫生仔細檢查時,僅僅發現這些患者的腋窩淋巴結腫大。這無疑增加了乳腺癌的漏診機率。


  誤區4:


  “我又沒到更年期,乳腺癌和我怎麼也搭不上邊!”


  許多年紀輕的女同胞認爲乳腺癌是中老年婦女的“專利”,所以平時並不關心乳房健康。然而我國例行體檢和抽樣調查發現:女性乳腺癌的發病年齡呈年輕化的趨勢,20~30歲的年輕女性中,約有50%的人患有乳腺增生。雖然乳腺增生並不是乳腺癌,但如果任其進一步發展,就極有可能癌變。


  誤區5:


  長期服用激素藥和患乳腺癌沒有關係。


  要高度警惕因此誘髮乳腺癌的可能,建議在生產第一胎前或有乳腺癌家族史者的女性,都不要口服避孕藥


  誤區6:


  乳癌比其他癌症更容易導致女性死亡。


  因肺癌死亡的女性比乳癌更多。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統計,2006年美國死於前者的約爲72130人,而後者爲40970人。而且乳癌的死亡率也在減小。如今,大部分癌症都可以在容易治療的時候被更早地發現。存活的機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癌症被發現的階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