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好地出好苗”,良種只有在肥沃的土壤上才能茁壯成長。如果夫婦—方患有影響懷孕的疾病,應認真治療後再懷孕,這不僅是生育一個健康聰明孩子的必要條件,而且,也是保證妻子安全度過孕期的關鍵。下面就讓豆豆媽(親子特邀資深媽媽)爲我們介紹一下,未準媽媽在懷孕前需要治療的9類疾病吧。


  貧血。嚴重貧血,不僅使孕婦妊娠痛苦,而且影響胎兒的發育,不利於產後恢復。如有貧血疾病,要在食物中充分攝取鐵和蛋白質及適當補充鐵劑,貧血得到治療後,可以妊娠。

  豆豆媽提示:身邊隨手可得的補血食物

  金針菜:含鐵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還含有維生素 A、 B1、 C,蛋白質等營養素並有利尿及健胃作用。

  龍眼肉:就是桂圓肉,因爲所含鐵質豐富而且還含有維生素 A、 B、葡萄糖、蔗糖等,能治療健忘、心悸、神經衰弱等症,孕婦和產婦吃龍眼湯、龍眼膠、龍眼酒之類是很好的補血食物。

  鹹蘿蔔乾:含維生素 B、鐵質含量很高,是高級養生食物,既鹹且爽,吃起來別有一種風味。

  黑豆:我國向來認爲吃豆有益,尤其是黑豆可以生血、烏髮。黑豆的吃法隨各人之便,孕婦可用烏豆煮烏雞。

  胡蘿蔔:胡蘿蔔即紅蘿蔔,日本人稱作人蔘,含有維生素 B、 C,且含有一種特別的營養素———胡蘿蔔素。胡蘿蔔素對補血極有益,所以用胡蘿蔔煮湯,是很好的補血湯飲。

  菠菜:是有名的補血食物,含鐵質的胡蘿蔔素相當豐富,可以算是補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結核病。結核病直接傳染給胎兒,所以在懷孕之前必須治癒。

  豆豆媽提示:

  一些非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可以孕育寶寶。然而,當肺結核病人懷孕時,結核病與妊娠會相互產生影響。

  妊娠期間,孕婦體內有大量激素產生,母體抵抗力可能因此而有所增強。妊娠後期,逐漸長大的子宮將橫膈推向上方,壓縮肺部,可使肺部病竈日趨穩定。這些是有利的一面。

  但不利的方面是:妊娠期間,孕婦的肺臟要承受很多額外的負擔,這對於有結核病的肺來說是非常有害的;孕婦的食慾不振和噁心嘔吐現象,會影響營養攝入,加重結核病情;此外,整個妊娠期間孕婦新陳代謝增加,本身消耗營養,再加上需要供應胎兒大量營養,很可能因入不敷出而降低母體抵抗力;胎兒娩出後,產婦腹腔內壓力大大降低,橫膈迅速下降,由此造成的肺部突然擴張,常是肺結核病復發的重要因素。而患者產後機體抵抗力低下,也可能導致肺結核病情惡化,因此,在懷孕之前必須治癒。


  心臟病。心臟功能不正常會造成血運障礙,引起胎盤血管異常,導致流產、早產,產婦的身體和生命都會受到威脅,所以懷孕前一定要醫治並聽取醫生的建議。

  豆豆媽提示:準媽媽的護心計劃

  注意營養由於胎兒的發育在妊娠20周後最迅速,所以更應注意營養攝入,每日攝入主食0.5公斤(粗細糧搭配吃),每天吃新鮮蔬菜0.5公斤,飯後吃一隻新鮮水果,每日增加優質蛋白質15克左右(如額外補給煮熟雞蛋2-3個,或牛奶250克加豆腐100克)。一般來講,動物性食品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A、D和鐵,植物性食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E和葉酸。心臟病孕婦的菜餚宜清淡、易消化,太鹹了會增加鈉水的瀦留,加重心臟負擔。

  腎臟疾病。腎臟病患者一旦妊娠,隨着妊娠的繼續病情加重,引起流產、早產,有的必須終止妊娠。根據腎臟病的程度和症狀,請教醫生是否可以妊娠。

  豆豆媽提示:

  在患腎臟疾病時,無論在什麼時候,均應積極治療,針對不同的腎臟疾病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如果在孕前血液中的肌酐>265.2微摩爾/升或尿素氮>10.71微摩爾/升(肌酐和尿素氮都是衡量腎臟功能的指標),那麼此時的腎臟疾病已經發展到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第二期,即氮質血癥期,如果懷孕,胎兒大多流產或胎兒死亡,加重腎臟負擔,使慢性腎功能不全加重,對孕婦有很大的危險。因此,應禁止懷孕,即使懷孕也要及時終止妊娠。


  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易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徵,而且會成爲重症。對自己血壓值不太清楚的人,如果有劇烈頭痛、肩膀痠痛、失眠、眩暈和浮腫等症狀就要去醫院檢查。

  豆豆媽提示:

  患高血壓的女性如果準備要孩子,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要先將血壓控制平穩再考慮妊娠。這是因爲妊娠早期(前3個月)用藥對胎兒的影響最大,緻畸性最強,如果患者能夠在受孕前將血壓控制平穩,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減少妊娠前3個月的降壓藥用量,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暫時不用藥,從而儘量減少藥物對胎兒產生的副作用。

  肝臟疾病。妊娠後,肝臟負擔增加,如有肝臟疾病,會使肝髒病情惡化,如病情嚴重就要終止妊娠,如病情不嚴重,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繼續妊娠。

  豆豆媽提示:

  如果妻子患有肝臟疾病,在孕前一定要做好相應檢查。因爲乙肝等病毒性肝炎,是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給寶寶的。同時,懷孕期間肝功能的負擔增加,會加重肝功能的異常,甚至引起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當然,並不是說有肝臟疾患就不能懷孕,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好孕期保健,同樣能夠孕育健康寶寶。


  糖尿病。孕婦患有糖尿病,會引起流產、早產,有時會胎死宮內。此外生巨大兒、畸形兒的比率也會增加。根據患病程度,請教醫生是否可以妊娠。

  豆豆媽提示:糖尿病婦女懷孕前需要做的準備

  女病友在孕前除了血糖要控制好,還應重視併發症的治療。

  維持良好的血糖使併發症不再進一步發展是最重要的。在降糖治療的同時輔以其他相應治療,可以降低尿蛋白控制腎病發展,也能使初期的眼底病變得以恢復。

  2型糖尿病的發病與生活方式、體重、飲食規律等都有關係。現在要求女性的體重指數小於23爲好。還有血脂、血壓等相關指標都要綜合治療達標,這也是懷孕前應該做好的準備。

  醫生指出,身體超重和肥胖常導致胰島素抵抗。這種情況下,在嚴格控制飲食的基礎上可以考慮胰島素聯合口服藥物.如二甲雙胍、胰島素增敏劑等幫助降低血糖。但如果決定懷孕.最好只用胰島素治療,可以進行強化治療(每日4次以上注射胰島素)。當然,懷孕之後不能應用口服降糖藥物,只能用胰島素。

  經常的監測血糖非常必要,懷孕後更需嚴格。妊娠期間是內分泌環境特殊的一段時期,需要隨孕期的變化、血糖的變化來調整胰島素劑量,尤其是妊娠的中後期,胰島素的用量要逐漸加大。定期的血糖監測和精確的胰島素治療是血糖良好控制的保證。

  膀胱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可以發展成腎盂腎炎,膀胱炎的症狀有尿頻、尿不盡及尿痛等。患過膀胱炎的婦女,一定要治癒後才能妊娠。

  豆豆媽提示:

  膀胱炎的主要症狀是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有燒灼感等。患者常可通過大量飲水而使症狀有所緩解。如有上述症狀,應儘快接受檢查治療,不要耽誤。

  膀胱炎容易復發,尤其是在妊娠期,陰道分泌物增多,稍不注意個人衛生,極易導致復發。因此,患過膀胱炎的婦女醫治要徹底,即使一般症狀消失,尿化驗也正常,也必須持續服藥1周左右,以防復發。

  女性尿道短,並且尿道口離陰道和肛門又很近,因此,細菌較容易侵犯到膀胱,引起膀胱炎。病情若沒有得到控制,感染還會延伸到腎盂,導致腎盂腎炎。

  陰道炎。陰道炎有多種,較多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如果帶病分娩的話,會感染胎兒,使新生兒患鵝口瘡的疾病。

  豆豆媽提示:

  如果在陰道炎症沒有被治癒的時候懷孕,可能會導致胎膜早破、早產,分娩時也會感染胎兒,使新生兒患鵝口瘡。而且,女性懷孕後性激素水平高,使陰道充血、分泌物旺盛,更有利於黴菌生長,使原有的炎症加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