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清潔”白帶,不僅白帶越洗越多,而且還將外面的細菌“洗”進陰道裏面,越洗越不潔,越不潔越洗,形成了一個女性“潔陰”的怪圈。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喜歡清潔的女性陷入這個怪圈中,最終因爲嚴重的陰道炎影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要到醫院找婦科醫生求治。


  一些女性反覆發生陰道炎也是同樣的原因。每次就診,醫生開了洗外陰的藥物和塞進陰道的藥物,都是按照醫生的吩咐用藥,可是,不但沒有治好陰道炎,卻反而老是覺得越“治”越不舒服,越洗外陰和陰道越癢!其實這種情況,患者只要停止外陰和陰道內用藥,病情很快就會得到明顯改善。


  爲什麼長時間地盲目使用保健、消毒、清潔護墊或保健護理清潔液後,外陰陰道炎不但沒有治好,反而覺得外陰陰道老是瘙癢不適呢?


  外陰越洗越癢的原因是什麼


  正常女性的陰道內的pH值是在3.8-4.4之間,因爲在這種pH值環境下,最適合陰道內乳桿菌的大量繁殖,同時陰道粘膜細胞也會分泌更得的糖原以供乳桿菌生長,而其他寄生的條件致病微生物就受到抑制,這樣就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鏈。因此,正常女性的陰道內環境有“自淨作用”。然而,陰道內pH值改變以後,就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微生物的入侵或陰道內條件致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造成陰道炎。


  陰道毛滴蟲適宜在pH值5.2-6.6的潮溼環境中生長,在pH值5以下或7.5以上的環境中則不生長。水的pH值在6.8-7.0之間,如果用水沖洗陰道,陰道內的pH值就會從4.0左右升高到5.2以上,就非常適宜毛滴蟲生長繁殖。毛滴蟲能消耗或吞噬陰道上皮細胞內的糖原,阻礙乳酸生成,使陰道pH值升高。所以,滴蟲性陰道炎患者的陰道pH值5.0-6.5,醫生就會使用酸性的高錳酸鉀溶液或醋酸溶液沖洗陰道,以求把陰道pH值降低,抑制毛滴蟲繁殖,還要使用滅滴靈殺滅毛滴蟲。


  假絲酵母菌(念珠菌、黴菌)適宜在陰道內pH值4.0-4.7(通常在小於4.5)的環境中大量繁殖。假絲酵母菌除了可以從外部傳染進入陰道內發病以外,也可寄生於人的陰道、腸道、口腔,一旦繁殖條件適宜就可引起感染致病,所以是條件致病菌。當反覆使用沖洗液(例如pH值調定在3.5或4.0的護理清潔液)沖洗陰道後,陰道內的pH值就會發生改變(酸度增高),有利於假絲酵母菌的生長。


  長期使用衛生護墊,特別是藥物護墊、穿緊身化纖厚內褲及肥胖,可使陰部局部溫度和溼度增加,適合假絲酵母菌大量繁殖引起感染。假絲酵母菌容易在富有糖原而又偏酸性的陰道內繁殖,發生了假絲酵母菌感染,就很容易也同時發生多種致病微生物感染。所以,患假絲酵母菌(念珠菌、黴菌)陰道炎的時候,醫生會讓患者用碳酸氫鈉溶液浸洗外陰部,在陰道內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抹洗,以提高陰道內的pH值來抑製假絲酵母菌的生長,同時在陰道放置治療黴菌的藥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