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還需心藥治療”,21世紀興起的心理養生是健康養生重要部分,包括心理修養、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三個方面。我國傳統文化中,蘊藏着豐富的心理養生的原則和手段。莊子曾說:“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則精復,則精神不會消耗,與天地爲一”,大意是指,把世事丟開則形體不會勞累,看破生死則精神不會消耗,身體就會健康。董仲舒也指出:“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無貪而清靜,心和平則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在方法上,注重形神並重、養神爲主;養神重德,欲貴適度;以靜制躁,瞬時調節等。這些都爲人們化解心理緊張,調適不良性格指明瞭方向,對於心理養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國學者,華東師範大學譚惟翰教授提出了心理養生的“八戒”:
    一戒疑,疑心者,總以爲別人在暗算自己,事事提防,因此坐立不安,經常失眠;二戒妒,妒忌他人的成就,不是考慮怎樣奮起猛追,卻希望別人栽跟頭;三戒卑,覺得自己處處不及旁人,在人前彷彿矮三分,不喜歡和人共事,愈來愈孤僻,越來越古怪;四戒傲,自以爲是,老子天下第一;五戒躁,容易發脾氣;六戒愁,整天生活在憂鬱之中,愁容滿面,心事重重;七戒慎,時時提心吊膽,怕說錯話,怕做錯事,怕得罪人;八戒悲,一生當中,一些不幸的事常常浮現在眼前,不覺悲從中來。

    應當說上述列舉的是嚴重損害心理健康的心理狀態和情緒,長期心理損害進而危及生理健康,心理養生應引以爲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