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是指由於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以致大便次數減少、大便乾結、排出困難或不盡。一般兩天以上無排便,可提示便祕存在。如果每天均排大便,但排便困難且排便後仍有殘便感,或伴有腹脹,也應納入便祕的範圍。今天,分享健康知識,教你如何食療保健緩解便祕。
飲食法:
西梅汁
西梅汁研究表明,由於西梅中含有的豐富纖維素、果膠以及自身獨有一些微量元素,使得飲用天然的西梅汁,可以有效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便次數,緩解或預防便祕。結果證明西梅汁對緩解便祕有着獨特的功效,是任何其他食物無法比擬的。長久以來,西梅汁在歐美國家享有“人體清道夫”的美譽。
黃花菜水
乾的黃花菜,每天抓一把用水沖洗一下,然後泡一會,直接放鍋裏燒,泡的水不要倒掉,燒開後再燒一會就可以了,往裏頭加點紅糖,當做茶水喝,連喝幾天可見效。
決明子茶
決明子15克,用開水沖泡後,飲用時調適量蜂蜜,治療內熱便祕。
當歸首烏茶
當歸10克,生地15克,生首烏10克,蜂蜜適量。水煎代茶飲。用於治療血虛腸燥便祕。
羊肉粥
肉蓯蓉15克,羊肉60克。水煎取汁,再取大米100克與藥汁同煮粥。治療老年人陽虛便祕。
芝黃湯
黑芝麻60克搗碎,黃芪20克。水煮熟,調適量蜂蜜食用,治療氣虛便祕。
早上空腹先吃一顆蘋果
蘋果中含有豐富的果膠,水果中因爲有果膠纔有硬度,果膠會吸收水分而凝膠,對於柔軟糞便也有很棒的效果。
按摩保健法:
經常給自己的肚子按摩,基本上按摩腹部是有效的,可以促進腸道的運動,不過可不是隨便按就好,營養師表示必須順着腸道蠕動的方向,以順時針的方向畫圈按摩每次10圈,並且加強在肚臍左下角、右上角與左下角這3個點,因爲這3個地方是大腸彎曲的位置,每天睡覺前按壓個10下幫腸道作運動。
溫水按摩腹部並沖洗肛門:在洗澡時,便祕者可以一邊淋浴,一邊用手在腹部按摩,另外,可用溫水沖洗肛門,以舒緩肛門括約肌,讓排便更加輕鬆。
排便要放鬆,連做3次深呼吸:養成良好排便習慣,每日定時地上廁所,在排便時也要放鬆,可先做3次深呼吸。
盡情開懷地大笑,大笑時,震動肚皮,有利於防止一、二天內的便祕。這對腸子有按摩作用,能幫助消化,且能緩解壓力與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