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痛經的方法是怎樣的?一直以來痛經就是個女性十分關注的問題。對於女性而言,痛經就像是每月的一次折磨一般,很多女性都無法妊娠痛經帶來的折磨。再採用了西藥止痛仍不見起色以後,女性朋友開始轉眼看待中醫治療。那麼,中醫治療痛經的方法有哪些呢?

中醫治療痛經的方法還是一貫以中藥製劑爲主要。當然了,這主要還是根據女性自身的體質說來覺得的。中醫醫生會根據女性的痛經時間、疼痛的部位等等來決定用藥的量。並且,會結合女性月經的表現來辨別女性的體質,適合哪種藥物治療。

在中醫治療痛經的的方法中,分爲四種類型症狀來治療。將在接下來爲您一一介紹這些中要治療痛經的方法。您可以參考您的痛經症狀,在醫生的同意下,服用藥物。

氣血虛弱型。這種痛經類型的女性,通常是在經期的一兩天後,小腹就會隱隱作痛,腹部整體會出現下墜感,月經量整體也偏少,並且月經顏色很淡。在這期間,女性的面色會很不好,顯出疲憊之色,而且有厭食的表現。

對於該類型的痛經表現,中藥的藥效主要是體現於益氣補血止痛。患者可取煎好的人蔘、當歸、熟地、雞血藤各十五克,黃芪三十克,延胡索、炙甘草、川芎、香附各九克,白芍十八克,紅花十二克。

氣滯血瘀型。在月經前的一兩天,女性就會出現經期小腹脹痛,月經量也偏少,在衛生棉上,會發現月經血色暗紫,還會夾雜着血塊,當血塊排出身體的時候,痛經症狀就會有所緩解。於此同時,女性的胸部會出現不適,乳房也會出現脹痛。

這類痛經的治療主要是疏肝理氣、化瘀止痛,患者可取當歸、赤芍、劉寄奴、牛膝各十五克,川芎、桃仁、紅花、延胡索、五靈脂、烏藥、香附各十二克,枳殼、丹皮各九克,甘草六克,丹蔘三十克。

寒溼凝滯型。這類型女性會在經前、經期都會出現小腹冰冷、疼痛的情況,用手按壓小腹,會出現更嚴重的疼痛感。如果在肚子上放一個熱水袋,讓肚子熱乎一點,疼痛就會相對減輕。如前兩類型症狀一樣,月經量顯少,而且顏色偏暗,有血塊。

這類型的月經表現,患者主要是溫經化瘀、散寒利溼治療爲主。在配藥上,取小茴香、乾薑、肉桂各六克,延胡索、川芎、蒼朮各九克,沒藥、赤芍、蒲黃、五靈脂、烏藥、吳茱萸各十二克,當歸、茯苓各十五克。

肝腎虧損型。在女性月經期剛開始的時候,有小腹疼痛的感覺,不僅如此,腰腹也會出現疼痛酸脹的感覺。頭暈耳鳴、有潮熱之感也是這類型痛經女性會出現的症狀。

這類型的痛經以益腎養肝止痛爲治療原則。可取丹皮九克,當歸、山茱萸、阿膠、山藥、香附各十二克,白芍、巴戟天、熟地各十五克,甘草六克,枸杞子三十克。

以上就是中醫治療痛經的方法介紹了,望對您有所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