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有2個主要的組織學類型:一是食管腺癌(EAC),一是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這兩種類型的腫瘤有不同的流行病學特點及危險因素。食管腺癌中的食管胃交界處腺癌(EGJAC)及食管腺癌(EAC)的發病率近年顯着增加,但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的發病率無明顯變化。肥胖、反覆發作的胃酸反流入食管症狀是食管腺癌及食管胃交界處腺癌的已明確的危險因素。而肥胖與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相關性是相反的。


  目前針對生態環境與腫瘤相關性的研究證實,生態環境下紫外線的照射量對多種腫瘤(如結直腸癌、前列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生是一種保護性因素。但該因素與食管癌之間的相關性迄今只有一項相關研究,且該項研究結果中也有互相矛盾的地方。該項研究表明,長期居住在高緯度的美國居民比居住在低緯度的美國居民食管癌的患病風險上調27%,並且在男性中更爲明顯。但因增加日光紫外線照射量而引起的人體內維生素D(即血清中25(OH)D)水平的增加卻與食管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呈負相關。同時,有兩項中國人羣的隊列研究卻表明,高濃度的血清25(OH)D水平與高水平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發病率及食管鱗狀細胞不典型增生的發生率相關。由此可見,在不同種族不同人羣的研究中,生態紫外線照射的暴露水平是否爲食管癌發生的危險因素仍不明朗。


  爲了進一步明確太陽光紫外線照射與食管癌發病風險究竟是何種關係,在不同的性別、年齡人羣中、不同的細胞類型的食管癌中是否有着不一樣的情況?澳大利亞昆士蘭醫學研究所腫瘤中心的Bich Tran及其團隊成員,結合澳大利亞擁有極大的緯度跨度(~10°S—~44°S),對不同緯度太陽光紫外光照射有着良好的研究條件,採用問卷調查結合電話隨訪的形式在食管癌患者及健康對照人羣中研究了人體暴露於太陽光紫外線的總強度、曬斑、色素痣與食管癌發病風險之間的相關性。得出太陽光紫外線暴露情況與不同細胞類型食管癌的發病風險的相關性不盡相同。


  研究者選取了在澳大利亞本土不同緯度居住的330例食管腺癌患者,386例食管胃交界處腺癌患者,279例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以及1471例健康志願者作爲研究對象,詳細詢問了他們從出生至今的不同時期居住的地點及在當地居住的時間,按照個人居住地點的經度及緯度定位,按照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空局制定的臭氧總量繪圖系統數據庫中所提供的數據對周圍環境中累積暴露的太陽光紫外線照射總量及日平均紫外光照射量分別進行了計算。對曬斑及色素痣的調查採用自陳的方式進行調查。進而採用logist多因素迴歸分析研究了周圍日光紫外線照射量是否爲不同類型食管癌發病的危險因素。


  與健康對照組人羣比較,食管腺癌及食管胃交界處腺癌的患者接受日光紫外線照射的累積水平較低(即日光紫外線照射爲食管癌發生的保護性因素,食管腺癌OR值0.59,95%CI 0.35-0.99,食管胃交界處腺癌OR值0.55,95%CI 0.34-0.90)。但在食管鱗狀細胞癌與日光紫外線照射量之間並無明顯相關性。而且,日光紫外線照射量這一因素是與年齡、性別、體重指數、教育水平、居住地、反流頻率、吸菸程度、飲酒量及幽門螺桿菌感染後血清抗體濃度相比較,是食管癌發病的獨立影響因素。食管腺癌患者曬斑的多少也顯着低於對照組。


  若將日光紫外線照射量作爲一個連續變量衡量,食管癌患者與對照組比較,雖OR值小於1,但差異並無統計學意義(對食管腺癌、食管胃交界處腺癌、食管鱗狀細胞癌,P值分別爲0.60,0.50,0.30)。對於累積生存時間日光紫外線照射總量(cumulative lifetime ambient UVR)每增加107J/m2,患食管腺癌的風險將降低18%(OR=0.82,95%CI 0.72-0.93),患者食管胃交界處腺癌的風險將降低17%(OR=0.83,95%CI 0.73-0.94)。但該影響因素與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發病率並無明顯相關性(OR=0.94,95%CI 0.82-1.09)。若將日光紫外線照射量分爲高度(high)、中度(medium)、低度(low)三級,按照分類變量衡量,在對年齡、性別、體重指數、教育水平、居住地、反流頻率、吸菸程度、飲酒量及幽門螺桿菌感染後血清抗體濃度等所有因素進行偏倚矯正後,接受中高度日光紫外線照射的人羣中,對於食管腺癌、食管胃交界處腺癌的發病率而言,紫外線照射量是一個保護性因素。而在低度日光紫外線照射的人羣中該因素並無顯着作用。無不同程度的日光紫外線照射對食管鱗狀細胞癌的發病率均無明顯作用。


  本項研究數據表明居住地點外周環境日光紫外線的照射量與食管腺癌、食管胃交界處腺癌的發病風險呈負相關。但與食管鱗狀細胞癌的患病風險無明顯相關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