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新發癌患7個是胃癌 或因不良飲食習慣


  市衛生局在9月21日發佈的健康播報中介紹說,2010年本市報告胃癌新發病例佔所有惡性腫瘤新發病例總數的7%,胃癌的發病率由2001年的15/10萬上升至2010年的20/10萬,胃癌的死亡率由2001年的10/10萬升至2010年的13/10萬。在全世界範圍內,胃癌發病率位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三位。男性胃癌發病率高於女性,約是女性的兩倍。隨着年齡的增長胃癌發病率顯著升高,發病高峯一般在50歲到80歲之間。


  專家表示,胃癌的發病與飲食結構不合理、家族遺傳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喜歡吃燻烤、高鹽、辛辣、醃製以及嗜好吸菸飲酒的人胃癌發病率更高。


  胃癌如此高的發病率及死亡率,讓人不得不談“癌”色變。衆所周知,胃癌的發病與飲食結構不合理密切相關。那麼,哪些不良習慣“惹”來胃癌。


  五大惡習“惹”胃癌


  三餐不定、壓力過大、喜食煙燻、吃得太燙可致癌


  傷胃指數:★★★★★


  有調查顯示,經常三餐不定時者發生胃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羣的1.3倍,生氣進食爲1.5倍,喜食燙食爲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協同作用,則患胃癌的相對危險性更高。


  醃肉、薰魚等加工肉類製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極易形成亞硝醯胺,在胃中直接誘發腫瘤,這也是沿海地區胃癌高發,及日本人胃癌發病率高的原因。


  如果經常吃過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反覆地燙傷、修復,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癌症


  抽菸、喝烈酒、飲食不潔、藥物刺激引發胃潰瘍


  傷胃指數:★★★★


  煙霧也會隨着消化道進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縮、痙攣,胃黏膜出現缺血、缺氧症狀,長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胃部潰瘍。


  適量飲用低度酒,能增加胃部血液的血流量,但長期或一次大量飲用烈性酒,會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出血。


  很多藥品,如解熱鎮痛抗炎類(阿司匹林、撲熱息痛、止痛片)、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類(地塞米松、可的鬆)等可直接或者間接地損傷胃黏膜,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引起炎症與潰瘍,危重的會發生胃出血與穿孔。


  邊走邊吃、邊看邊吃消化不良


  傷胃指數:★★★


  爲了節省時間,很多人的早餐都是在上班路上解決的,而中餐又往往對着書本、電腦屏幕邊看邊吃,這樣會讓胃很不舒服。邊看邊吃使腦部無形之中和腸胃“爭奪”了血液,也會造成消化不良。


  湯泡飯、吃太辣胃腸負擔重


  傷胃指數:★★


  吃湯泡飯,會使食物在口腔內還未嚼爛,就滑到胃裏,加重胃腸道負擔。此外,吃湯泡飯也會讓唾液分泌得少,不利於食物的消化,營養不能被完全吸收。再加上味覺神經沒有受到應有的刺激,胃腸道消化液分泌減少,最終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消化和營養不良。


  適當吃辣能給健康加分,然而過度吃辣會使消化液分泌過多,引起腸胃黏膜充血、水腫、腸胃蠕動劇增。


  空腹吃酸性水果容易胃脹


  傷胃指數:★


  人在空腹時,胃酸的濃度較高,這時候如果再進食大量酸性水果,會使胃酸和水果中的成分結合,形成難以溶解的沉澱物。一旦沉澱物結成大塊,就會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脹痛,產生胃脹、泛酸等一系列不適的反應和消化道疾病。比如柿子含有柿膠酚、果膠、鞣酸和鞣紅素等物質,在空腹時吃,易引起“胃柿結石症”。山楂味酸,能行氣消食,但空腹吃太多,肚子反而更餓,並會加重胃病。


  溫馨提示:胃癌發病率與日俱增,其發病與不良的生活習慣脫不了干係。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預防胃部疾病、胃癌的重要環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