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有這樣一個錯誤的認識:女孩子只要沒結婚,就不會得子宮肌瘤、卵巢癌等婦科疾病。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醫師邊愛平鄭重提醒,花季少女更要警惕子宮肌瘤、卵巢癌。


  ◆這些婦科病,讓人觸目驚心


  僅僅在2月份,邊愛平主任就做了十餘例未婚少女婦科腫瘤手術。邊愛平主任說,有位21歲的女大學生,感覺下腹脹大已經有一年多了,她總認爲是自己吃胖了。直到一週前肚子脹得太難受了,她纔到醫院去就診。她先到消化科看醫生,經檢查,消化科大夫提醒她到婦科去檢查。結果顯示有一個直徑達14釐米的巨型子宮肌瘤。由於她還沒結婚,因此這位女大學生堅決要求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由於肌瘤過大,手術的難度係數非常大。但幸運的是,邊愛平主任最終成功地實施了手術。


  還有一個19歲的女孩。半年前她發現自己的小腹有腫塊兒,當她告訴家人時,家人並沒有放在心上。半年後媽媽帶着女兒來醫院做檢查,發現腫瘤已經長滿了整個腹腔,最終確診爲卵巢癌晚期。


  ◆婦科腫瘤正呈年輕化


  青春期以後,卵巢功能啓動,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使一些與雌激素有關的腫瘤,在少女身上發生。邊愛平說,少女常見的婦科腫瘤有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


  卵巢囊腫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的女性,但多數發生在卵巢功能比較旺盛時期。小的有杏子大,大的可有雞蛋或拳頭大。本人大多無任何感覺。B超檢查時常顯示出腫物裏是一包水的影像。如果查出以上囊腫,可以觀察三個月,如果三個月內腫物非但不消失反而有逐漸增大的趨勢,則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腫物的性質,並確定是否需要手術切除。如果腫物不見長大,甚至有縮小的趨勢,則可定期觀察,不用處理。


  子宮肌瘤多見於30~50歲的育齡女性,20%~25%的中青年女性患有此病。目前對子宮肌瘤的病因尚不清楚,普遍認爲肌瘤可能與雌激素的分泌水平有關。正因爲如此,子宮肌瘤在女性30~50歲時發病率較高,而進入絕經期後,因雌激素分泌減少,肌瘤就會逐漸萎縮變小,不再生長。因此,子宮肌瘤的生長與有無性生活關係不大,也就是說未婚女孩也要警惕得子宮肌瘤的可能。


  ◆腹脹、腰圍增粗,應及時到婦科就診


  邊愛平說,早發現對治療婦科腫瘤意義重大,尤其是未婚女性。


  其實,婦科腫瘤還是有很多早期信號的,只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就可以早期發現婦科腫瘤。比如說,觀察陰道出血,除正常月經出血外,月經增多、週期紊亂、接觸性出血等都要引起注意。


  另外是自摸腫塊。在清晨,空腹排解完大小便,平臥於牀,略彎雙膝,放鬆腹部,自己用雙手在下腹部按觸,由輕到重,如有腫物是可以發現的。再者是感覺疼痛。下腹部、腰背部、骶尾部疼痛、性交痛等。疼痛並不是腫瘤的早期症狀。通常當腫瘤體積相當大,壓迫或侵犯其他臟器時,纔會引起疼痛。


  邊愛平主任說,雖然有上述表現不一定都是腫瘤,但必須引起重視,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並找出原因。另外,即便沒有症狀,花季少女最好也要每年進行一次婦科B超檢查,如果發現有腹痛、腹脹、腰圍增粗,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