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首選紅棗,可以滋陰潤燥、益肺補氣,若能與銀耳、百合共同煨食,效果更佳。

    進補應多吃"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等,可補養腎氣,抵禦寒冷。

    進補並不只限於雞肉,可以多喝點鴨湯。鴨子藥性偏涼,而且營養和藥用價值都很高,和蘑菇、木耳、銀耳一起燉,可以補血養腎。

    冬季進補重點在補腎、健脾、養胃。補腎除了選用補腎藥物之外,可以配合揉按丹田進行。兩手搓熱,在腹部丹田處按摩30~50次。此法常用,可以達到強腎固本的目的。

    同時,冬季進補健脾是關鍵,平時可以多吃些有健脾功效的新鮮蔬菜,如山藥、黃豆芽、白蘿蔔等,可以防止冬季嘴脣乾裂、皮膚皸裂。

    冬季養胃可以多吃山藥。山藥含蛋白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以及碘、鈣等微量元素,可補脾益胃。

    冬季胃寒可以多吃菱角。在寒冷的冬季,老熟的菱角肉質厚美,熱量高,就像冬季的栗子、蓮子一樣營養價值非常高;也可以多吃些海產品,如紫菜、海帶、海魚等。

中醫認為,冬季正值萬物收藏之季,人體消化功能增強,胃口大開,營養更易吸收,是一年中最理想的“健康投資期”。但面對各種膏粱厚味,老百姓可要小心,別走入進補誤區。

再次,適當飲茶,尤其是綠茶。茶葉中的茶色素可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最後,選擇合理的烹飪方式,也能降低膽固醇攝入。人們應摒棄重油濃醬、爆炒煎炸的烹飪方法,用燉、蒸、汆等方法代之,從而真正實現健康進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