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我的初次月經是13歲時來的,剛來潮的那一年,我的週期並不太準,月經量有時也比較多,但後來就逐漸正常了。婚前,我與丈夫的性生活相當美滿,我曾經懷過一次孕,並做了人工流產手術。


  但結婚後不久,我的月經就開始變得不正常起來,每次月經的相隔時間越來越長,經量也越來越少,最近已好幾個月不來了。與此同時,我們夫妻的性生活也變得越來越不如意,開始還只是對性生活不太熱衷,以前我們的性生活起碼每週3~4次,但後來每週只有1~2次,而且幾乎都是應付丈夫的要求。隨後,我逐漸感覺到性生活時下體很難像以前那樣“溼潤”了,有時丈夫興致勃勃打算盡情娛樂一番,但我卻總提不起興趣,下體乾巴巴的始終沒一點分泌物,當他試圖插入時,常痛得我呱呱直叫。幾經折騰,他原本雄赳赳的陰莖就軟了下來,對性生活也沒了興致。


  爲此,我常常感到恐慌,總有一種婚姻就要破裂的不祥之兆。女人在婚姻中無非要生兒育女和滿足丈夫的性慾望,可我現在什麼都做不了,我不能毀了丈夫一生的幸福哪。醫生說我得的是“卵巢早衰”,又說這個病目前還不能治,我該怎麼辦呢?——河南南陽一個不幸的女人


  案例二:我今年30歲,是一個痛苦的不孕婦女,前段時間到廣州某大醫院看病,檢查後診斷我得的是“卵巢早衰”。一年多前,我曾做過卵巢瘤的手術,不知道這個病是否跟手術有關,或是另有原因?我是否還有生育的希望?


  我是11歲來的月經,開始頭半年,月經不太規律,後來不知不覺變規律了。兩年半前,我結婚了,婚後性生活一直還算滿意。婚後一年,由於不孕,我曾到本地醫院檢查,當時發現雙側卵巢畸胎瘤,於是做了腹腔鏡手術。手術過程很順利,術後我身體也恢復得很快。但讓我始料不及的是,手術後,我的經量明顯比以前減少了,醫生解釋說可能是手術刺激的暫時影響。但隨着時間推移,情況不僅沒有好轉,月經量反而越來越少。半年後,月經居然一點都不來了,即使注射黃體酮催經也無濟於事。後來使用人工週期療法,但月經來得也不爽快,且血色偏暗。最後經內分泌檢查,診斷我得了“卵巢早衰”。我現在主要依靠人工週期來維持月經來潮。請問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專家解答:


  卵巢的功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分泌女性激素,促進女性性特徵和生殖器官的發育,維持正常月經週期,保持良好的性慾和性反應;二是產卵和排卵,這是生兒育女的決定性因素。


  卵巢一般在青春期前(約13~15歲)開始發育,青春期以後逐漸成熟,此後一直維持至絕經期前(約50歲)。若卵巢功能在40歲以前即喪失,便稱爲卵巢早衰。卵巢早衰病因相當複雜,概括來說,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遺傳因素,如生殖細胞數目過少、卵泡閉鎖加速、X染色體突變等。


  ②先天性酶缺乏。


  ③物理和化學性損害,如放射線、手術破壞、環境毒物及病毒感染等。


  ④免疫性損傷,如存在抗卵巢抗體。


  ⑤促性腺激素分泌異常或作用障礙。


  ⑥原因不明。


  臨牀上,大多數卵巢早衰的婦女均難以找出具體成因,如案例一中河南南陽那位女士,就沒有較爲明確的病因。而病例二的林女士由於在發病前做了雙側卵巢畸胎瘤剔出術,卵巢早衰不排除爲手術損傷所致。因爲如果腫瘤較大,正常的卵巢組織就會被壓迫得很薄小,一旦手術未能儘量保存正常的卵巢組織,或在止血過程中結紮了供應卵巢的血管,就有可能導致卵巢功能障礙乃至衰竭。


  卵巢早衰的臨牀表現主要有:


  ①月經失調,患者在40歲前出現月經稀發,乃至閉經。


  ②不孕。


  ③更年期症狀,如潮紅、出汗、情緒波動、失眠、記憶力減退、性慾減退、性功能障礙,甚至生殖器官萎縮等。


  ④女性激素水平改變:垂體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如血FSH(卵泡刺激素)和LH(黃體生成激素)持續在40單位/升以上;血雌二醇(E2)低於50~70皮克分子/升;血孕酮低於2毫克分子/升。


  ⑤B超檢查,可見子宮及卵巢萎縮,卵巢無卵泡存在。


  對於卵巢早衰,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靠週期性使用雌孕激素來替代卵巢功能(即所謂的人工週期療法),以維持月經來潮,避免生殖器官萎縮,改善更年期症狀,維持正常的性生活和性反應。至於不孕症的治療,效果較差,但也有報道使用雌激素後,能使卵巢恢復排卵並受孕者,患者可以嘗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nhao8 的頭像
    cheenhao8

    健康小屋

    cheenhao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